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抱怨地工作

不抱怨地工作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黄志坚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80203875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突破职场瓶颈的行动指南,改变职场命运的人生铁律!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让你成为受欢迎的员工,反而还会阻碍你前进。只有不抱怨,你才能够更快乐地工作,才能够创造更好的业绩,才能够让自己更受益!本书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抱怨”形成的原因和摆脱的策略!
目录
第1章  谁该为你的抱怨“埋单”
为什么抱怨的人总是我/2
原因一:职业错位/6
原因二:好高骛远/8
原因三:自身能力不足/11
原因四:职业操守差/14
原因五:不能适应环境/17
原因六:自我推销能力欠缺/19
原因七:不能与时俱进/22
抱怨有客观原因,但根源还是自己/25
第2章  别让抱怨害了你
得志的人并非都是小人/30
你是真有才,还是自以为有才/32
抱怨者存在受害心理/35
抱怨者总是错失机会/38
抱怨者愤世嫉俗/41
抱怨者做事浮躁/44
抱怨者太好面子/47
抱怨的人适应能力差/50
抱怨者盲目自信/54
抱怨者自我推销能力差/57
抱怨者缺乏热情和胆识/60
抱怨者幻想太多/62
抱怨者总是坐等他人帮助/65
抱怨者处世缺少弹性/67
停止抱怨,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70
勇敢摘掉“抱怨”的帽子/72
第3章  一味抱怨而不能改变现状,可耻
尽可能地发挥才能是毕生的使命/76
生气不如争气/78
改变环境先从改变心情开始/81
找到使你产生抱怨的“短板”/84
世上没有救世主,万事靠自己/87
闻过则改:勇敢地改正错误/90
成功源于敢闯的霸气/92
有才华,更要有智慧/95
把精力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98
跟凸透镜学学专注/101
对自己狠一点,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105
知耻而后勇,现在就开始改变/107
立即行动,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110
第4章  不做无名英雄,有才就亮出自己
天生我才必有用,先做自己的伯乐/114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才华需要表现出来/116
抱怨者需要解决的大难题:自我推销/119
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推销自我/121
不能遇到伯乐,何不“毛遂自荐”/124
老板也是人,学会与老板做朋友/127
告诉老板,你真棒/129
这样要求加薪有效/133
借助职场贵人,让你借梯登天/136
织一张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139
提升职场人气指数的9大途径/143
性格内向的人也可做个说话高手/147
用他的方式对待他/151
当心办公室里的绊脚石/154
第5章  想要好运,请坚持乐观主义
好心态,会带来好运气/160
受冷遇时,你的心不能冷/162
换个角度看待为难你的人/165
别忘记打开另一扇窗/168
让“积极豁达”成为你的终身伴侣/172
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争取/176
机会总是伪装成麻烦到来/179
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182
逆境时,勇敢做积极力量的源头/184
没人喝彩,也要自我欣赏/188
积极行动,是摆脱逆境的良方/191
第6章  好态度是你晋升的敲门砖
态度决定你下“地狱”或上“天堂”/194
不甘平庸,先得安于平凡/197
别为问题找借口,要为工作找方法/200
爱岗敬业,用积极的态度工作/202
做事需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204
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208
有些事,不要等着老板交代/210
千万别为了薪水而工作/213
顾全大局,以良好的态度与团队合作/216
不要忽视工作中的细节/218
工作热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221
职业人士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224
机会之门只为有准备的人打开/226
第7章  与其每天抱怨,不如每天更新自己
世界专享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变/230
现状是座孤岛,绝不能安于现状/233
永远别说做得够好了/236
用100%的激情做1%的工作/238
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242
逃离工作的“舒适区”/245
不断进取是事业成功的推荐条件/247
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249
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251
你需要每天更新自己/253
摘要
    有很多人抱怨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我做不好。”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才能*大程度限度地发挥才华。这个道理没错,但是不要忘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事情要一步一步地来。志存高远是有理想的表现,但好高骛远就是不切实际了。
    苏瑞是一名时尚杂志的助理编辑,与前面所说的职场错位不同,苏瑞在大学毕业后就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她加入了一家由美国在华机构投资的时尚杂志。苏瑞很高兴,认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在初到这家杂志时表现得特别卖力与积极。
    然而,工作了两年后,苏瑞忽然感到这个工作很乏味。因为她觉得这份工作远远没有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快感。她为此总是抱怨:“自从来到这家单位到现在,我的工作仅仅是负责打字、录入一些资讯,或者帮助责任编辑整理一些文字资料而已,太没意思了,根本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尽管苏瑞的收入还算不菲,但她对这个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为此准备跳槽。她的一个朋友问她:“你希望得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苏瑞先是沉思了一会儿,继而说:“其实我对这家单位还是很眷恋的,这里的环境和人都很不错。我只是不满足于现在的职位,我希望能够独立地策划一些选题,因为我觉得我的大脑远远比我的手来得有用。其实,如果由我来做策划编辑,我相信会做得更好。只是领导没能认识到我有这种能力,唉,真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说到这里,朋友大致明白了,苏瑞其实并不是对现在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了厌倦。她想着手用自己的想法来做这个杂志,只是以她的职位和地位,她只能从事一些打杂的工作。对此,她产生了一种自己的才华没能得到单位认识、缺少伯乐的感觉。
    和苏瑞一样,很多在职场多年的工作者都会抱怨:眼看着别人因为工作出色、努力而步步高升,走向成功,而自己多年还在重复着刚踏人职场时走的老路。
    相当一部分的抱怨者,他们的视线总放在别人的晋升际遇上,满心想的都是“他做的工作,我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其实,以学习的态度把目光投向别人未必是坏事,这样做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强项。然而,很多人在看别人时,却不是以学习的态度,而是以一种不屑、嫉妒的心态去看的。似乎他们都忘了,走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脚踏实地地做。
    苏瑞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既然她认为自己的头脑好,为什么只知道一味地抱怨而不向领导展示呢?苏瑞可以学着策划一下,可以多提提建议,要知道自己不积极努力地展示自我而是坐等机会的来临,恐怕这和守株待兔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他们忘记了一点: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别人的辛劳、难处你未必知道。这也是一种围城心态。因此,应该立刻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积极努力地展现自己,从而让领导有信心让你去做这件事情才是重要的。由此,抱怨的人应该弯下腰来看看自我,建立如下好的观念,如此才能获得领导的垂青:
    **,好的职位要靠自己努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好的职位从不是从天而降的,没有一个老板会愿意找一个没有岗位经验和工作经验的新人,去负责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二,好的职位是靠业绩博取的。即便有慧眼识珠者,也需要这颗珍珠发出耀眼的光芒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一些职场人士,他们在把精力和心思花在好高骛远的臆想时,并没有去想如何借助自己现有的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自己发出宝石一般的光芒。
    当你没有更好的途径去展现自己的能力时,目前的岗位就是**的也是*保险的发挥才能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让老板认识你、赏识你,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在翻阅娱乐新闻时会发现,很多大明星,甚至是影帝影后,在刚出道时都只是剧组的一些三流小演员。他们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一般都充当一些“跑龙套”的角色。像大名鼎鼎的周星驰,刚出道时就是这样一个小角色。今天我们也可以在很多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影视剧中看到他的身影――你要是仔细看会发现,他的出镜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几秒钟,并且很有可能在一部剧集中频频以不同的身份出现。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周星驰谈到了他刚出道时的经历:“在一部80年代初的动作连续剧中,我饰演一个被女主角杀死的乞丐。我记得当时导演说女主角一掌就把我打死。我对导演说,能不能当**掌下来的时候,我挡一下,让她第二掌再把我杀死,我想这样我就可以多出镜几秒钟了。导演说:‘快点拍戏,不要话那么多。’其实当时我还是感觉演戏是个有趣的工作,即使我的意见不被采纳,只要能提出来就很开心。之后我也不断地提出我的看法。当然,这些想法和看法被一再地拒绝,直到终于有一次被接受了。”
    周星驰的这段经历,是不是对在职场中打拼多年并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你有一些启发呢?
    P8-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