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林逢祺 洪仁进 主编 贾馥茗 杨深
  • 出版日期: 2009-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712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滚滚尘世里,“师道”如何,实为社稷兴衰的关键。哲学家们即使不直接探问教师任务的议题,在其思想中却经常蕴含着丰富且耐人寻味的教师图像侧写。就此角度而言,哲学家们可谓研究或关心师道的“隐性导师”。
    在本书中,有名教育哲学者如要馥茗、黄光雄、扬深坑、林玉体、欧阳教等首度携手探讨西方哲学家的生命史及其思想投射出的教师图像,深度刻时代推移过程中,哲学家为教师形象开启的智慧之门。
    本书旨趣有二:一方面为正值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在职教师,提供反思教师角色的哲学基础,并引领其建构自我专业发展的蓝图;另一方面则在为学为人师的莘莘学子,描绘哲学与教育交融之下的教师形象,并作为其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史及教学理论的辅助工具。
作者简介
林逢祺,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主编《课程与教学哲学:教育哲学述评》、《教育哲学述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哲学述评》等书。
摘要
    苏格拉底的教师图像
    苏格拉底(Socrates,470 B.C.-399 B.C.)是生于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兼教育家,在世之时,经常与他的朋友一起讨论“德行”、“中道”、“正义”、“善”、“勇敢”及“虔敬”等人生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无时间性及空间性的,换句话说,“古今”(时间)及“中外”(空间)的人都会遭遇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又很难寻觅,尤其是“保证”、“标准”、“正确”、“一致”、“共同”或“必然”性的答案。人之“存在”,除了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若无法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思索与讨论,则人生意义将荡然无存,尊严感与荣誉感也消失不见。苏格拉底凭其天分及特有智慧,加上他所擅长的诘辩式问答教学法,让跟随者如众星之拱月一般。他每到一处,就立即聚集一堆听众参与他的讨论。去世后由他的及门弟子也是旷世奇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将业师的“对话”辑成《对话录》(Dialogues),引发了数千年来学术界热烈的争论,盛况不衰,不只学院式的机构如大学及研究院里的专业哲学家持续发表宏论,阐释苏格拉底的人生论点;即如21世纪的当今,坊间都出版有类似《苏格拉底咖啡馆》及《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的畅销书,为社会大众所喜爱阅读的作品。作为一名教师的苏格拉底,当年的身教及言教,是没有固定场所的,或许古代的雅典并无咖啡屋,但他号称是将哲学从天上掉到人间的学者;不仅如此,他还将素来艰涩难懂、玄双玄的抽象概念,不只滋润少数精英,还嘉惠于普通大众,使哲学讨论不只限天上有,且地球上的市场甚至咖啡屋这种众人及平民常去的所在,都能畅谈其“问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