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与对策研究

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与对策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汉林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58759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6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与对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视角,对WTO的主要成员以及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体系进行研究,剖析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的形成、运行及影响,更好地揭示贸易政策体系的本质,并将着眼点放在中国的对策上,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及相关对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张汉林 男,1964年4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WTO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台办兼职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世界经济贸易、WTO的研究工作,代表作有《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强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WTO农产品贸易争端》等,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998年获全国第六届“霍英东青年教师教育基金奖”,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200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跨世纪优秀人才”。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贸易概念的拓宽
二、贸易政策概念的扩展
三、贸易政策的体系性及其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脉络
五、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WTO体制的发展及其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WTO十年成就与问题共存
二、多哈回合谈判历程与现状
三、WTO《农业协议》的实施及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进展
四、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进展
五、《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实施与服务贸易谈判
六、WTO知识产权体制的发展趋势
七、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的进展与焦点
八、多哈回合新加坡议题谈判的进展
九、WTO规则谈判的进展与焦点
十、WTO体制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和规范化发展
十一、WTO体制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而促进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十二、WTO体制新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与格局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贸易体制的发展以及与WTO的互动
一、区域自由贸易体制的新发展和未来趋势
二、区域贸易体制的发展趋势
三、区域贸易体制的影响
四、WTO中关于区域贸易体制的规则
五、区域贸易体制与wT多边体制的关系

第四章 国际贸易体制对内贸政策体系的影响
一、各成员贸易政策体系形成的外部动力、约束与条件
二、WTO对成员贸易政策形成影响的传导机制及成员贸易体系的变革
三、区域、双边贸易体制与内贸政策体系的调整

第五章 贸易政策体系形成的政治经济分析
一、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新发展
二、利益集团影响贸易政策形成的机制
三、不同利益集团影响贸易政策制定的机制

第六章 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
一、美国贸易政策体系
二、欧盟贸易政策体系
三、日本贸易政策体系
四、印度贸易政策体系

第七章 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对其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贸易政策体系对经济贸易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
二、美国贸易政策体系对其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三、欧盟贸易政策体系对其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四、日本贸易政策体系对其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五、印度贸易政策体系对其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绩效评估及模型分析
一、中国贸易政策体系演进回顾
二、中国现行贸易政策体系精要
三、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四、GTAP模型分析中国货物贸易政策措施组合
附录

第九章 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一、中国未来贸易政策体系的架构与运行机制
二、中国货物贸易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三、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四、中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五、中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第十章 WTO主要成员贸易摩擦预警与争端解决机制
一、美国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二、美国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机制
三、欧盟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四、欧盟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机制
五、日本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
六、印度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

第十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预警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
二、中国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政策及措施的现状分析r
三、中国现行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
四、中国货物贸易的监测与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
五、中国服务贸易的监测与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
六、中国外资和对外投资的监测与摩擦的预警机制
七、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八、中国贸易摩擦预警与争端解决中政府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
九、中国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行业主体的功能发挥
十、中国贸易摩擦预警与争端解决中企业的责任
缩略语一览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政策的绩效评估
     对贸易政策体系本身进行研究固然重要,我们更为关注的却是贸易政策体系变动所带来的国内(地区)和国际影响。因此,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各成员贸易政策体系的绩效评估机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贸易政策体系变动对贸易增长、产业、企业竞争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典型的如《农业协议》对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革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反贫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再如,鉴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地位,高新技术产品的多边规范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安全、国家和地区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课题的第七章分析了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对其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则对中国贸易政策体系进行了绩效评估及模型分析。
     贸易政策的变动不仅对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作用,也会对国际经贸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一国贸易政策的变动会对其贸易伙伴产生影响,并引发贸易伙伴的“对策性”调整。例如,NAFTA的签署使墨西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也使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服装与纺织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下降,从而带来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另一方面,贸易政策的实施会带来国际贸易摩擦,该问题对中国尤其重要。因此,本课题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w’ro成员间发生贸易摩擦及争端解决的各种因素,总结了各成员建立贸易摩擦预警和处理贸易争端的经验与教训。如美国、欧盟等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已相对成熟和完善,这些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积极主动而非被动地完善中国各层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研究WTO主要成员贸易政策体系产生、运行、变动影响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相应对策。本课题尤其关注在中国成为WTO成员之后各主要贸易伙伴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将使我们的对策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如最近的美国对华反倾销与反补贴、贸易不平衡与人民币汇率、纺织品特保措施、日本对华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10+3”区域贸易协议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