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叶梅 编著
  • 出版日期: 2009-05-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05962
  • 开本: 18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醉翁亭主——欧阳修
  年少现锋芒
  仕途多起伏
  性情本豁达
  文章自流芳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明·文徵明
赏读
  画卷之美
  音乐之美
  神韵之美
《醉翁亭记》书法赏析
  苏轼大楷《醉翁亭记》赏析
  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赏析
摘要
    醉翁亭主——欧阳修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的十月,欧阳修到滁州任知州。知州是古代官名,“知”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欧阳修被派到滁州管理当地的民政。滁州在安徽省东部,距现今安徽省会合肥约有一百四五十公里。欧阳修在滁州做官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但就在这短短两年时间中,他留下了大量讴歌滁州山水的诗文,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便是其中之一。欧阳修为什么要到滁州?滁州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欧阳修为她如此动容?《醉翁亭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欧阳修生平。
    年少现锋芒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不得不带着年幼的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投靠其叔父,他的母亲靠做针线活挣钱糊口,家境十分困难。虽然如此,读书不多的母亲教给了欧阳修许多做人的道理,并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流传了一段“画荻教子”的佳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欧阳修越来越喜欢读书,可是家中太穷买不起书,怎么办呢?城南有一户李姓人家藏书很好多,他就从别人那里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在很小的时候作诗赋文章,就显现出很好老练的文笔,他的叔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你别再因家里穷困、孩子年幼而担心,侄儿欧阳修是奇儿!长大后他一定会一举成名的,我们家族日后要想得以振兴就全指望他了!”
    仕途多起伏
    欧阳修的舅舅确实独具慧眼,就在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二十三岁的欧阳修参加进士科考时,取得了靠前名的好成绩。第二年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他得了甲科第十四名,被派到西京(今河南洛阳)担任留守推官的官职,欧阳修从此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景祐元年(公元103年)欧阳修被委任宣德郎这一官职,他来到了京城,当上了馆阁校勘。这一文职与政治并无多大干系,欧阳修如果仅做好本职工作,似乎也能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不过,和中国大多数文人一样,匡时救世是他们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如何又甘于就在故纸堆中平淡地度过自己一生呢?他积极参与时政,然而究其一生,欧阳修仕途并不顺利,他数次因政见不合,受到政敌的迫害而招致贬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