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城记Ⅱ(1969-1988)

大城记Ⅱ(1969-1988)

  • 字数: 26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新京报社 编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12449
  • 版次: 1
  • 开本: 20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发展史:《大城记》记录的是近距离的、进行时态的历史地理变迁,它折射的是都市化大潮涌动的历史;在这一历史中,每个城市的发展正在成为优选史的一部分。
    居民生活史:居民生活史蒸蒸日上的城市如何拖曳了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城市只是一个群居的场所,还是个体可以自由生长的公共空间?士大夫阶层所拥有的旧北京精神气质和零散的市民情操如何化作了现代都市的公民意识?
    未来备忘录:《大城记》是北京社会生活史的全面记录、它为将来“长时段”的历史叙述提供了一份媒体资料,为更周到的当代北京生活史书写提供了一份索引。
目录
1969  西直门
1970  宣武土产
1971  故宫再面世
1972  白塔寺  广济寺修缮
1973  国际俱乐部又及友谊商店
1974  大寨田
1975  第三届全运会
1976  纪念碑  清明
1977  纪念堂
1978  前三门大街住宅楼
1979  北京电视台
1980  潭柘寺重修
1981  首都博物馆
1982  香山饭店
1983  马克西姆餐厅
1984  义利快餐厅
1985  工人体育馆  工人体育场
1986  北京音乐厅
1987  洋快餐
1988  北京拍卖市场
后记
摘要
    
1969  西直门
    拆西直门时发现和义门
    1969年,对于文物工作者和视城墙城门如生活一部分的北京人来说,拆与不拆,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争辩的问题。直到某,在西直门瓮城城台下,埋葬了600多年的元大都和义门重见天日,狂潮才得以暂时平息。
    但可能是出于对这个重大发现、北京惟一保存完整的元代城门瞬间被夷为平地的遗憾和追悔,当年参与西直门拆除、靠前个发现了和义门的“摘帽右派分子”郭源,在38年后的一篇文章中忆及此事时,仍坚持认为第二天文物局派人照相后,“城墙仍照拆不误,元砖被扔得满地都是”,之后仅隔了“时间”,它就荡然无存了。
    他戏剧性地讲述了和义门的发现过程:“我照旧扔砖,大概两点多钟的光景,砖下忽露出一个月牙形空洞,这离地面也就一米多,我跳进空洞,用力一推,余下的墙砖呼啦一下倒向东边,露出一个小城门洞。我一惊,拆瓮城墙拆出什么了!前个钻进洞内,阳光也靠前次照进这个近六百年的洞口,洞内很潮湿,忽然间看见南面墙壁上还有题字……是‘东提辖、西提辖’还是其他什么官,我就说不好了,接着有七八个人名,我估计都是修城墙的工头,名字也绝不会见于明史,很后几个字我记得很好清楚:‘大明洪武十年’。”(和义门在明代重建后.于明永乐十七年更名为“西直门”)但在他招呼另一位叫江荧的伙伴重新走进洞内时,“墙上的字一个也不见了”,“我起誓发愿一番,不是活见鬼”。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