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很受伤

中国很受伤

  • 字数: 0.2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金雪军,王义中 主编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95139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现有的“靠前游戏规则”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了怎样的障碍?中国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学费?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为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也付出了“不菲”的学费。靠前贸易体系中,中国所处的位置是远离利润、远离设计和技术,亲大量消耗资源和制造污染的末端,向经济生产链条的上游努力不够,中国经济在“失血”;靠前大宗商品交易中,中国作为“大买家”却无定价权,铜、铁矿石、石油、大豆等中国需要的资源价格皆暴涨数倍,靠前期货市场更是屡屡成为中国资金的“伤心地”;辛苦赚来的巨额外汇储备被美国人“俘虏”,在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过程中损失惨重;国有大型企业海外上市往往是低价抛售,而购买的美国金融公司股价却在历史高位,令人不由慨叹“中国人为什么买不到便宜货”。全书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探讨中国“吃亏”的系统性和制度性原因,以求在参与靠前竞争中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金雪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目录
1 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得与失
  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两位有名经济学家的争论
  利用后发优势,警惕后发劣势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学费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经验与教训
  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增长的经验
  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博弈
  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2  中国制造之“困惑”
  2.1 中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出口国家分布
中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2.2  一架美国飞机等于14亿双中国生产的袜子
“中国制造”——尴尬的“微笑曲线”
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竞赛”的经济后果
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贴牌产品之痛——95%被品牌商拿走
  2.3 中国制造的环境成本
中国制造的环境成本估算
发达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
  2.4  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成本
绿色标准和生态标准的中国出口损失
反补贴、反倾销的出口损失
  2.5 中国制造的能源消耗成本
  2.6  原因及解决思路
原因
解决思路
3  国有资产是否被贱卖:谁被“忽悠”?
4  被美国人“俘虏”的巨额外汇储备
5  股市震荡背后的故事
6  国际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的巨大失败
7  非对称金融全球化、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角色转换
后记
摘要
    
1  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得与失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1978年至2008年,中国靠前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靠前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4401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从381元人民币增长到约16084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460亿美元,居世界靠前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少见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761元;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26亿元,2008年达到6.13万亿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从1993年起,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世人瞠目!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长为当今世界很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相当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