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题研究
字数: 45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作者: 肖世杰杨松才
出版日期: 2009-01-01
商品条码: 9787510201455
版次: 1
开本: 16开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题研究》根据作者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人权保障”靠前研讨会会议精神,以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制度两大方面为背景对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要部分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羁押合法性与权利告知、刑事证据制度、起诉裁量权、刑事辩护与刑事审判、死刑案件特别程序、刑事被害人、刑事诉讼取保候审制度实证调查报告”共七个专题。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题研究》重视刑事诉讼法的应用性紧紧围绕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被指控人权利告知、刑事辩护权的保障与落实、取保候审与羁甲正当性、刑事证据制度的建立健全、起诉裁量权(包括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刑事被害人问题以及死刑案件特别程序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专题报告4件,建议稿与论证1件。整个会议议程安排合理,详略得当, 内容丰富,既有关于重要主题的精彩发言,也有同行专家就主题发言的全面点评,更有意义的是,会议不仅在主题发言和点评后安排“提问与回答” 的互动机会,还安排了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发言与讨论,使尽可能多的学者能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学术观点。因此,此次会议得到了各位与会专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好评。
目录
前言
专题一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基本理论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理性思考
一、以斗争哲学为指导转向,以和谐哲学为指导
二、国家本位转向国家、社会与个人本位并重
三、一元化价值观转向多元化价值观
四、权力治人转向权利保障
五、有罪推定转向无罪推定
六、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
七、客观真实转向法律真实
八、重实体、轻程序转向两者并重,最终转向程序本位
九、高压从重转向宽严相济
十、国内优位转向国际优位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理念
一、“理念”诠释
二、1979年《刑事诉讼法》立法理念探微
三、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正理念简析
四、提出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再修改的理由
五、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理念与原则
一、控制犯罪与人权保障的有机统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三、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平衡
五、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有益经验
六、重点问题与全面修改相结合,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
联合国人权公约与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一、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意见分歧
二、联合国人权公约及其近期新发展
三、面向未来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我国刑事诉讼理念问题及其解决探讨
一、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基本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二、与转变理念有关的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建议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迷与返——浅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回归与完善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现实价值
二、倾听当事人的呼声和审判实务一线情况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完善的迫切需要
四、附带性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
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完善的初浅设想
刑事诉讼法完善之社会学思考
一、《刑事诉讼法》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要以发挥其社会功能为宗旨
从规范统一的上诉期探讨杜绝歧视性法律的途径
一、上诉期的不统一的规定涉嫌歧视性法律
二、歧视性法律隐藏着刑讯逼供的合法性根据
三、造成歧视性法律产生的主要根源
四、杜绝歧视性法律产生的途径
“和谐社会”的创建与刑事司法理念的解放——以杨佳袭警案为例
一、杨佳袭警案的争议
二、杨佳袭警案的启示
三、刑事司法理念的解放
也谈刑事诉讼法任务的修改
一、刑事诉讼法任务的立法历程回溯
二、刑事诉讼法任务的法理属性判断
三、刑事诉讼法任务的逻辑结构分析
四、刑事诉讼法任务的规范功能反思
五、修改《刑事诉讼法》任务的学界建言
六、《刑事诉讼法》任务规定的应然走向
专题二 羁押合法性与权利告知
刑事案件“延长羁押期限”问题研究
一、刑事案件延长羁押期限的现状和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条件逮捕的正当性底限
一、附条件逮捕的特殊性
二、附条件逮捕的理念偏向与正当性底限
三、附条件逮捕正当性底限的制度保障
关于逮捕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一、关于逮捕制度的立法缺陷分析
二、完善逮捕措施的建议
揭开附条件逮捕的面纱
一、附条件逮捕的由来——检察机关实践中的摸索
二、西方法治国家视野中的逮捕——强制到案的措施
三、附条件逮捕辨析——游离于逮捕制度之外的创设
结语
未成年被指控人权利告知程序研究
一、未成年被指控人权利告知程序现状考察
二、未成年被指控人权利告知程序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完善未成年被指控人权利告知程序的相关建议
结语
刑事强制措施中的同意因素研究
一、同意的法理基础
二、同意的要件及法律效果
三、同意的自愿性判断及其保障
四、瑕疵同意的表现及处理
结语
试议超期羁押
一、超期羁押的概念和现状
二、超期羁押的危害
三、超期羁押的原因
四、超期羁押的抑制对策
专题三 刑事证据制度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
一、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指导理念
二、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
结语
侦查阶段辩护方取证权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二、侦查阶段辩护方取证权确立的必要性分析
三、侦查阶段辩护方取证权确立的可行性分析
论程序性作证——侦查人员作证的新解释
一、问题与方法
二、程序性作证的实证分析
三、对程序性作证的认识
四、程序性作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结语
证人为何不出庭作证
一、引言:调查缘起与文本旨意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三、法律失范与实务异化
四、程序责任与救济阙如
结语:为什么法律会异化
专题四 起诉裁量权、刑事辩护与刑事审判
论审判公开的障碍及其克服——以刑事审判为视角
一、审判公开的主要障碍
二、审判公开障碍存在的原因分析
三、审判公开的理论重构
……
关于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
起诉裁量权行使状况之实证分析
检察院起诉裁量权的立法缺陷极其完善
专题五 死刑案件特别程序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几个问题
中国死刑正当程序的发展趋向
专题六 刑事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比较研究
谈刑事庭审中被害人起诉权利的保障
被害人陈述与证据补强
专题七 调研报告
刑事诉讼取保候审制度实证调查报告
……
摘要
认知论意义的理性,也称为理论理性,作为一种观念、知识形成的方式及结果,它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获取高于感性与知性的知识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的理性概念指的是这种认知论意义的理性。如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理性与以洛为代表的经验论理性,一般都是从认知论的角度来理解与阐述的。这两种观点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获得的途径。唯理论认为认识真理和获得普遍有效知识的专享途径就在于在明确前提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推理,凡是不能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为真的,都是不可信的知识。如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存在”,“凡我们能够设想得很清晰、很判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的”,“认识外界事物不可靠感官,必须凭精神”。①他“拒绝把任何不能以逻辑的方式从‘清晰且独特的’明确前提中推导出来的从而也不可能加以怀疑的东西视为真实的东西”。②而经验论则认为,真理或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所得,而是从经验中归纳所得。如洛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天生的观念或天赋的原则,观念来自于经验,“那么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如何装备上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像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③现在的认知论理性一般是在平衡、调和唯理论理性与经验论理性基础上建立的认知论理性。如康德的认知理性概念就是调和唯理论理性和经验论理性形成的,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只能是感性与知性两大因素所构成,是感性材料与知性形式的结合。只是这种调和并不成功,因为他的调和是建立在他认为先验的知性原理和直观形式起知名品牌作用之上的,即以某种固定不变的先验框架来规范、支配感性材料,歪曲了科学来自实践的根本性质。④博登海默的理性概念也可以纳入这个范围。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