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毛诗正义研究

毛诗正义研究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杨金花 著
  • 出版日期: 2009-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680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了《毛诗正义》中以文学方法解诗的现象,分析了这样解诗的原因和目的,并对这种解诗方法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考察和评述。认为这种方法无论是在经学目前,还是在文学目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学目前,它使得经学的解说更合情理,并为经学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从而巩固了经学的地位;在文学目前,它客观地促进了《诗经》文学价值的开掘。
作者简介
    杨金花,1970年生,河北唐山人,文学博士,河北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曾在《河北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河北学刊》《社会科学辑刊》《中国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独立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各一项;担任第二责任编辑的《黄河传》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以文学手法解诗
第一节  释字句篇章,依韵解诗
第二节  以文逆意,以文势解诗
第三节  比兴解诗
第二章  以文学手法解诗的原因和目的
第一节  情志一也:从本体论的角度疏通了文学与经学
第二节  讴歌与今诗:从发生学的角度疏通了文学与经学
第三节  以文学手法解诗的目的
第三章  《毛诗正义》诗学观评价
第一节 以文学手法解诗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以文学手法解诗的意义
参考资料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以文学手法解诗
         第一节 释字句篇章,依韵解诗
     孔颖达在疏解《毛诗正义》时,不但继承了毛传、郑笺以史说诗、以礼说诗的方法,还使用了一种新的解诗方法,即从文学的角度,注意到了诗的一些形式上的特征,从诗的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关系人手,对《诗经》中的诗进行了疏解。
        首先,孔颖达从诗的外在结构形式人手,对诗的特征进行总结,其在《关雎》篇末的“《关雎》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下疏日:
     自古而有篇章之名,与诗体俱兴也,故《那序》曰“得商颂十二篇”,《东山序》日“一章言其完”是也。句则古者谓之言。《论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则以“思无邪”一句为一言。《左氏》曰“臣之业在.《扬之水》卒章之四言”,谓第四句,不敢告人也,及赵简子称子大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言也。秦汉以来,众儒各为训诂,乃有句称,《论语》注云“此‘我行其野’之句”是也。句必联字而言,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章者明也,总义包体,所以明情者也。篇者遍也,言出情铺,事明而遍者也。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