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

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毕洪业 著
  • 出版日期: 2009-09-01
  • 商品条码: 9787802119314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后冷战时期,欧洲大陆地缘政治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面对中东欧地区复杂的形势,欧盟和北约在短暂犹豫后相继出台东扩战略,相对而言,欧盟东扩对欧洲大陆的影响要更加深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西方文明大家庭的政策,但由于欧盟和北约东扩明确将其排除在外,这促使莫斯科不得不重新定位和调整与这两大极具影响力的组织的关系。本书的主旨在于,通过分析俄罗斯文化传统中的欧洲认知和双边关系中存在的现实影响因素,对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的演变和发展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未来欧洲大陆安全体系的构建问题。
作者简介
毕洪业,1969年生,法学博士,青岛理工大学国际关系与和平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饿罗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及俄罗斯政治、文化和外交研究,著有《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等,在《世界经济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欧亚政治思潮与普京外交遗产》,同时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普京外交》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转型中的饿罗斯对外战略》、《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及《苏共模式研究》等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欧洲认知的形成  一  欧洲认知的初步形成  二  启动“西化”和加入欧洲国际体系第二章  欧洲认知上的对立和分化  一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在欧洲认知上的对立  三  欧洲认知上的立场分化第三章  苏联时期的欧洲认知  一  十月革命时期的欧洲认知  二  斯大林时期有关欧洲的立场  三  冷战背景下的欧洲认知  四  改革时期欧洲认知的转变第四章  国家走向的争论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  东方还是西方?——俄罗斯国家走向的争论  二  转型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构想  三  普京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全方位、多极平衡外交第五章  俄欧伙伴关系的确立  一  伙伴与合作关系的确立  二  俄欧关系的曲折发展第六章  政治对话机制的构建  一  多层次对话机制的构建  二  对话机制的调整与完善第七章  能源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一  能源对话机制的启动  二  能源对话的主要议题及成果  三  能源对话中的主要分歧第八章  安全对话与合作  一  作为安全实体的欧盟  二  俄罗斯对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态度  三  安全对话与合作实绩  四  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影响因素第九章  欧盟东扩与俄欧关系   一  欧盟东扩的战略选择  二  俄罗斯的立场与选择第十章  俄欧关系的未来   一  欧盟的发展前景   二  俄欧关系与“大欧洲”设想参考文献后记
摘要
    
第一章  欧洲认知的形成
    一  欧洲认知的初步形成
    就东斯拉夫人国家的形成而言,根据古罗斯编年史《往年纪事》的有关记载而形成并基本得到认可的诺曼说认为,古罗斯国家是由诺曼人,也即从斯堪的纳维亚来的瓦良格人留里克兄弟3人于862年率兵夺取诺夫哥罗德大公之位,建立了第一个罗斯国家,从而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留里克王朝的第二任王公奥列格于882年攻占基辅,建立了具有封建性质的基辅罗斯国家,他随后征服了周边各部落公国,最终形成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早期东斯拉夫人所信仰的多神教不利于基辅罗斯大公、贵族的统治和罗斯国家的统一。而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拜占庭帝国的悠久历史、宗教和文化自然成为基辅罗斯大公所仰慕的对象。早在基辅罗斯建国前,基督教传教士就已经不断在东斯拉夫各部落讲经传道,而基辅罗斯的基督教化过程也从公元9世纪的60、70年代就开始了。据文字记载,自公元863年始,西里尔和麦托丢到斯拉夫地区传教,并很快有两批武士和商人接受了基督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