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庄子

庄子

  • 字数: 2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作者: 庄子
  • 出版日期: 2009-04-01
  • 商品条码: 97878070293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继老子之后影响后世优选的人物,他死之后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不朽的浪漫主义巨著——《庄子》。《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内篇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共十五篇,杂篇共十一篇,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学写的。总的来看,内篇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文笔的雄奇瑰丽上,都代表了庄子的优选成就,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这一部分的文章,都是议论和比喻交错使用,而纯议论很少,主要是由趣味性强的寓言故事构成,篇与篇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选取了很能代表《庄子》思想特色与文学特色的篇目与章节,并对之作了详细的解读。
目录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肱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秋水
至  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徐无鬼
则  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摘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八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北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鲲。鲲极其巨大,没人知道它有几千里长。鲲化为鸟,名字就叫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它奋起飞翔,翅膀就像天边的浮云。这只大鸟,每当海动风起时就向南海迁徙,那南海,就是天然大池。
    《齐谐》这部书,专记怪异之事。《齐谐》记载道:“当大鹏向南海迁徙时,激起的水花高达三千里,它用翅膀拍击旋风而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的。”野马一般的游气,飞扬的浮尘,以及活动的生物被风吹而飘动。天气苍茫,那是它的本色吗?它的高远难道是没有穷极的吗?当大鹏往下看时,看到的,也就是这样的光景罢。
    水,如果积聚不够深,那么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负载大船。倒一杯水在堂前的洼地上,那么,放一棵小草就可当做船;放上一个杯子可就胶着住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啊。风的强度如果不大,那么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负巨大的翅膀。所以大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了,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没有阻碍,然后再飞往南海。

    蜩与鸴鸠笑之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飧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
    蝉和小斑鸠讥笑大鹏,说:“我尽全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有的时候飞不上去,就投落到地面上,何苦非要飞九万里而往南海去呢?”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路远的地方去,要准备一宿的粮食;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预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只小小的虫鸟又怎么明白呢?
    小智慧不能够了解大智慧,短寿者不能了解长寿者。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早晨生夜晚死的小虫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些就是“小年”。楚国南边有一只神灵的大龟,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株大椿树,则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彭祖到现在还以长寿有名于世,寻常人与他相比,岂不是可悲叹的吗?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日:“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日:“无极之夕卜,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鹚笑之日:‘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汤问棘也是如此。汤问棘说:“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个广漠无涯的大海,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类鱼,其宽度有几千里,没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种鸟,名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它乘着旋风而直上九万里高空,超绝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而达南海。小泽中的麻雀笑话它说:‘它要去哪儿呢?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尽了飞翔的很好了。而它究竟要飞到哪里去呢?一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有些人,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品行能随顺一乡的俗情,德性足以投合一君的心意而取得一国的信任,他们就自鸣得意,其行为就像小麻雀一样。  而宋荣子禁不住嗤笑他们。宋荣子能够做到整个世界都夸赞他却并不奋勉,整个世界都非毁他却不感到沮丧。他能够认清内我与外我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世俗的荣誉并不汲汲追求,即便这样,他还是有未曾树立的。列子驾风游行,轻巧极了!过了十五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并未孜孜以求。这样,虽然可以免于步行,但毕竟仍有所依恃。如果能循顺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他还有什么要依赖的呢!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