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卓越:为什么不!

走向卓越:为什么不!

  • 字数: 347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任勇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5182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作者任勇长期在一线担任教学与管理工作,此书稿较全面反映了作者对教育和教师成长等方面的思考成果。以理论论述为主,也有自己的教学案例。
目录
第一章 走向很好之“名师篇”
第一节 众口说名师
1.专家说名师:名师融教育科学与艺术为一体
2.校长说名师:创造名师竞相成长的环境
3.名师说名师:内动力是名师快速成长的关键
4.我的名师观:名师成长的关键在“自我”
第二节 名师的特征
1.动力特征
2.学识特征
3.人格特征
4.教学特征
第三节 名师的效应
1.名师具有潜在效应
2.名师具有辐射效应
3.名师具有榜样效应
4.名师具有激励效应
第四节 名师的内在素养和外部环境
1.名师的内在素养
2.名师的外部环境
第五节 名师成长规律分析
1.名师的成长过程
2.名师的成长规律
第二章 走向很好之“教学篇”
第一节 备课之道
1.新课改背景下,应该怎样备课
2.生成因预设而精彩
第二节 教学之道
1.走向按理念教学
2.聚焦课堂,激活课堂
第三节 反思之道
1.教师反思
2.反思之法
第三章 走向很好之“课程篇”
第一节 大课程体系
1.必修课程
2.选修课程
3.活动课程
4.微型课程
5.潜在课程
6.社会课程
第二节 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2.课程的变革
3.教师的变革
第三节 竞赛课程
1.竞赛课程
2.竞赛课程的实践
3.竞赛课程的辅导
第四章 走向很好之“育人篇”
第一节 全面育人
1.育德:德之不修,何以嘉言懿行
2.育智:给学生一个活性的大脑
3.育体:让青春在运动中飞扬
4.育美:让学生秀外而慧中
5.育劳:纸上得来终觉浅
6.育心:心态决定一切
第二节 科学育人
1.让爱智慧
2.教育无痕
3.走向文治
第三节 创新育人
1.年级与班级的自主管理
2.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3.主体体验完善人格
第五章 走向很好之“学习篇”
第一节 教师成为学习者
1.我的学习方式
2.为师十学
第二节 作为“学习指导者”的教师
1.了解学习科学
2.我在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回顾
3.我所进行的一项学习策略教育实验
第六章 走向很好之“教研篇”
第一节 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
1.教师即研究者
2.教育科研ABC
3.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
第二节 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1.教育科研,我的发展之本
2.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3.一个案例
第七章 走向很好之“发展篇”
第一节 全面发展
1.师德·师能·师智·师魂
2.多方努力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3.全面发展与形成风格
第二节 自主发展
1.师者的生涯设计
2.自动自发
3.自觉与科学
第三节 充分发展
1.从自我设限到自我突破
2.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3.在创新实践中充分发展
第四节 持续发展
1.“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2.沉下去与浮起来
3.学者化——名师的成功之路
第五节 专业发展
1.你专业吗?
2.集体备课与专业发展
3.练就看家本领
第六节 跨越发展
1.《校园园艺》出自青年教师
2.市长夸我“三级跳”
3.新手教师成为课改明星
第七节 和谐发展
1.教师要学会“弹钢琴”
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教师要学习“水”的智慧
第八章 走向很好之“境界篇”
第一节 照亮别人,完善自我
1.“照亮别人”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
2.“完善自我”可以更好地“照亮别人”
3.救场救出了名
4.提升教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师者之休闲
1.痴迷篮球
2.游泳之趣
3.80分大战
4.与书结缘
5.猜谜益智
6.忙闲有道
第三节 拜师交友视野阔
1.诚拜师长与广交学友
2.跳出教育看教育
第四节 登高望远
1.坐拥书屋
2.平实中的超越
3.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
参考文献
后记:从“?”到“!”
摘要
    
靠前章  走向很好之“名师篇”
    靠前节 众口说名师
    关于名师,《中国教育报》曾经记录过一次研讨会的发言。
    1.专家说名师:名师融教育科学与艺术为一体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研究员:名师是客观存在的,哪个国家都存在社会认可的、教育界所承认的名师。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名师”已变成了一个特定概念。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名师培养计划”,有的地方甚至提出“名师工程”。我们要思考的是,你定的名师是否一定会成为“名师”?应该说,大多数应该是会的,但也难免有少数、个别的虽定为名师,但不一定起了名师的作用。至于说,评定名师要有什么指标体系,那是很难的,因为人的情况太复杂。
    名师应是高素质教师,是教育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典范。科学既指教师的学科知识,又指遵循教育科学的规律,以科学的知识按照科学的教育规律去开发学生的智慧。艺术,既指中小学教师要有艺术修养,更要有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艺术。名师是教师群体的核心,他们应该在教师群体中间成长,与其他教师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名师应该是教育创新的探索者,应该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创新是名师成长的
    源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