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象由心生--魏华邦美术作品选集

象由心生--魏华邦美术作品选集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魏华邦
  • 出版日期: 200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9815565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目录
序 Preface
论文?评论   Thesis Commentary
版画    Woodblock Painting
装饰画    Decoration Painting
壁画    Wall-painting
速写    Sketching
艺途掠影    Glimpses in Art Way
摘要
    我国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孙敏修《中国雕版源流考》认为:"以今考之,实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可见我国版画历史之古老。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远在唐代就已出现了雕刻印刷精美的日历画和佛
    像画,先后传入东南亚和中东各国,并影响到非洲和欧洲。从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年)镌刻的《金刚经》扉页释迹牟尼说法图看,当时的版画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宋、元、明、清的文学版画插图,都已具有很高的造诣。
    一、学习和继承江苏版画的优秀传统
    水印版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现代江苏水印木刻继承了历史上的优秀传统。江苏的金陵在历史上就是中国雕刻版印刷目前的有名刻地。如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琵琶记》中所刻插图,精细至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线条刚中带柔,其点、皴、图案、树林、假山等无不入微雕斫,一如绘事中之工笔。再如刻本《西厢》插图中,除人物外,还表现了场面浩大复杂多变的"西湖景"。线条粗细对比,刚柔对比,阴刻阳刻结合,突破了单纯白描阳刻的手法,在一幅版画中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这比18世纪末英国木刻家"首创"阴刻法早了几百年。
    现在江苏水印木刻继承并吸取了历史的版画优秀传统,以及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手法和画理,同时融进了西画的技法和原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以为中国的新兴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和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同时,江苏水印木刻又学习了明末木刻短版套色的技法,在现代审美意识的支配下达到了苍劲淋漓、水色交融、秀润明媚、淡雅清新的境界,富有诗情画意;特别重视墨色的运用和虚实的处理,形成了融水墨、金石、刀味、木味、水味和韵味于一体的独特风格。
    江苏版画是当代中国版画的重要画派,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几十年来,江苏水印木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摆脱了共性较多的问题;每位版画家的个人风格逐渐鲜明,个人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开;在表现技法上除水印木刻外,还有粉印、砖拓、丝网版、塑料版、平版水印、纸漏水印、吹塑版、烙印、石膏拓印、熏印、纸版水印、孔版拉印、涤纶薄膜版、石拓以及综合版等。各种媒材和艺术手段的百花齐放,各显异彩,大大地拓宽了江苏水印版画的表现领域。正像江苏一位版画家讲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