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ZD彩图中国历史速读
字数: 0.0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作者: 郭晶
出版日期: 2009-04-01
商品条码: 9787507526103
版次: 0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
¥1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速读》内容经典有:5000多年灿烂的历史长卷,168千精彩文字简要概述,300多幅珍贵图片方位立体展示中华文明,历史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知识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中国历史速读》时间为序,精选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读者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体例创新: 设置“大事年表”、“重要人物”、“重大成就”等辅助栏目,多角度解读中国历史,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记忆。 精美图片: 300余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现中华5000年灿烂文明,图文联袂、相得益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多元启迪: 启迪心智,完善知识结构,汲取人生经验和智慧,提升文化素养、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收获丰富。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速读》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的理想工具书。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和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中国历史,在主线叙述的基础上配以“大事年表”、“重要人物”、“重大成就”三个专栏,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方便阅读、理解与记忆。同时,全文配入编者精心挑选的与文字内容相契合又自成体系的精美图片,多层面地使读者快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版式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在注重视觉美感的同时大大丰富版面信息量,使读者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广博性和震撼力。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使历史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陪伴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目录
第一编 中央的中国 第一章 文明起源——三皇五帝 1 远古人类 2 炎黄传说 3 尧舜禹的禅让 第二章 从部落转向国家——夏、商 1 夏朝建立 2 夏桀与商汤 3 商代兴衰 第三章 “封神榜”的朝代——西周 1 姬姓诸侯满天下 2 国人暴动 3 烽火戏诸侯 第四章 五霸与七雄——春秋与战国 1 齐桓公和管仲 2 诸强争霸 3 三家分晋 4 魏国的强大 5 秦国的崛起 第五章 一统华夏——秦帝国 1 秦国的兴起 2 秦王扫六合 3 秦末大起义 第六章 无为而治——西汉初期 1 楚汉相争 2 萧规曹随 3 文景之治 第七章 中国的第一次全盛——两汉中期 1 真实的刘彻 2 重剑出击 3 霍光与中兴 第八章 天灾不断,人祸不绝——西汉晚期、新 1 该结束的汉朝 2 书生的改革 3 “新”朝的不幸 第九章 刘氏的复兴——东汉初期 1 儒家皇帝 2 世家大族的兴起 第十章 外戚与宦官的时代——东汉末期 1 “跋扈将军” 2 党锢之祸 3 黄巾大起义 第二编 东方的中国 第一章 三国鼎立——魏蜀吴 1 “挟天子以令诸侯” 2 赤壁之战 3 诸葛亮与蜀国 4 高平陵政变以及蜀汉和东吴的灭亡 第二章 分裂时代中的短暂统一——西晋 1 司马炎统一中国 2 白痴皇帝 3 儒学与玄学 第三章 混乱与争战——东晋、南北朝 1 北方的战乱 2 南方门阀政治 3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4 南朝的更迭 第四章 重回统一的时代——隋及唐前期 1 关陇集团 2 隋炀帝的悲剧 3 唐朝的建立 4 唐太宗 第五章 封建社会的高峰——盛唐气象 1 天皇与天后 2 后女皇时代 3 开元盛世 第六章 世界帝国的衰亡——唐末割据 1 安史之乱 2 藩镇割据 3 甘露之变 4 黄巢起义 第七章 割据与战乱——五代十国 1 梁唐更迭 2 “儿皇帝” 3 黑暗中的光明 第八章 黄袍加身——北宋初年 1 耶律帝国 2 杯酒释兵权 3 御驾亲征 第九章 为了富国强兵——北宋改革 1 先天下之忧而忧 2 王安石变法 3 靖康之耻 第十章 南北对峙——金、南宋 1 抗金的悲剧 2 金国盛衰 3 屡战屡败的北伐 4 败局已定 第三编 世界的中国 第一章 一代天骄——元朝初期 1 蒙古大帝国 2 元朝的建立 3 重用聚敛之臣 第二章 元帝国的忧思——元朝末期 1 变局频频 2 皇统纷争 3 白莲教与红巾军 第三章 朱元璋及其时代——明初 1 “乞丐皇帝” 2 “靖难之役” 3 仁宣之治 第四章 宦官专政——明中后期 1 王振的任性 2 张居正改革 3 魏忠贤专权 4 “大顺”和“闯王” 第五章 八旗入主中原——清初 1 后金的建立 2 山海关之战 3 少年天子 第六章 帝国余晖——康乾盛世 1 康熙初政 2 皇位之争 3 雍正王朝 4 “十全武功” 第七章 大梦未醒——一清中后期 1 嘉道守成 2 两次鸦片战争 3 太平天国 第八章 从改良到革命——晚清 1 洋务运动 2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3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 第九章 共和时代的尴尬——民国初期 1 打破帝制 2 共和与复辟 3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十章 孕育全新的时代——民国后期 1 红与白 2 国民党的统治 3 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十一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摘要
第一编 中央的中国 第一章 文明起源——三皇五帝 1 远古人类 中国的历史记载是从神话开始的。最早的神被称为盘古,最开始时宇宙就像一个鸡蛋一样处于混沌状态。盘古一觉醒来,用斧子把混沌劈成两半,清而轻的部分上升化为天;浊而重的部分下降化为地。盘古担心天地还会重合,就用手擎天,以脚踏地,将天地永远分开了。 盘古死后,他身体的各部位都化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眼睛是太阳和月亮,鼻息化作风,血液成为江河,声音变成雷,躯干变成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毛发则化为草木。 盘古之后宇宙寂静了许多年,而后又出现了一位女神,人们今天称之为女娲。她觉得宇宙中应该有些生气,就用泥和水塑造了人。她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健的,一种是娇柔的,于是就有了夫妇,有了儿女,伦理观念也就相应形成了。 很多年以后女娲还做了一件大事。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天突然塌了,女娲炼五色石,用巨龟的脚做柱子,把天补合起来,天地都再不会倾斜了。 女娲之后再没有创造事物的神了。人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但是最初的人住在山洞里,只会爬到树上摘果实吃,然后又进步到渔猎阶段,但对捉到的鱼虾和动物,也只能生吞活剥。 这时候,一些介乎神与人之间的“氏”出现了。据说“氏”原来也是指神,不过后来“氏”越来越多,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家族祖先。 优选出现的有巢氏,他教会人们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后来人们又用类似的方法在地面上盖房子,从此就不用再居住在山洞里了。 然后是燧人氏,他从木头里钻出火来,并且把这种方法传播开来。人类有了火,就改吃熟的东西,寿命也就越来越长了。 这些都只是传说,实际上,最早在中国生活的人类,如云南元谋猿人,大约有170万年历史;陕西蓝田猿人,大约有80万年历史。而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距今约有40多万年历史,他们已经能够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使用了石斧、石锤,而且还用骨头磨制成骨针。有了骨针就可以证明,人类不再赤身裸体,而是有抵御风寒、遮蔽身体的衣服了。 伏羲氏把结网、打猎、饲养的经验总结起来,神农氏又推广了耒耜耕地和种植五谷的方法。神农氏还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同时发现了可以治病的药材,这样人的生命就有了保障。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