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外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论丛第一辑

当代外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论丛第一辑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当代外误研究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313053664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论丛,共收录了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等几个领域的36篇论文,充分体现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应用语言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优势,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浪潮以及外国文学、翻译学等的研究动向。
目录
法治社会需要语言学 汉德委婉语对比研究 语言交际的博弈论解析 类比映射和意义构建 批判性话语分析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篇章学中的指称 比较中德称谓用语及其文化内涵 德语中的英语外来语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中的打断语特征研究 规则形式与不规则形式的大脑表征研究 交际听力能力的构成 二语习得中的语法能力和语用失误 母语干扰对河南西平方言使用者EFL发音的影响 部分中国高中学生家庭语言暴力调查 演示报告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外籍教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状况分析 教师模糊语在课堂交际教学中的使用 多媒体网络环境教学中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自主学习实证研究 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对比研究 课文复述——提高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写作课程考试的效度研究 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 文化作为语言载体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于商务英语课程的问题和建议 大学英语听力能力训练 德语听力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一种空灵澄澈的原生态写作:“前女性”时期的英语女性文学探幽 疯狂与错乱——作为闹剧的《印度之行》 美国黑人文学的自强之路 通往自省的道路 自我寻求,自我离间 典籍英译中的“博弈论” 英语可比语料库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途径 翻译研究中的权力与政治
摘要
    法治社会需要语言学     2 善恶行为与法律语言的功能 人性有善恶两面。“一切法律问题说到底都是法律文化问题,而一切法律文化问题说到底又都是从对人性善恶的假设与判断开始的。”(郝铁川1999) 有关人性善恶的问题,学者们历来争论不休。我国战国时期起,儒家强调人的善性,主张“性善论”,而法家则主张“性恶论”。儒家的性善论与法家的性恶论几经较量,“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性善论占了上风,特别是宋代《三字经》问世,开宗明义便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使得“性善论”在中国延绵传承两千余年。(同上引)人性本恶的思想亦由来已久。晚年的柏拉图及其学生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自私的。中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有“原罪论”之说。我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主张“性恶论”(郝铁川1999;查国防2006)。从每个人都企图把私欲和私利优选化这一点上看,人的本性首先是“恶”的,“善”是一种社会规范的结果。人在将自己的私利和私欲优选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要影响或损害他人的利益。按照奥古斯丁的“原罪论”,犯罪是人天生的行为,因此人是犯罪本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