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统计学基础

统计学基础

  • 字数: 3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傅智端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461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统计学基础》分成八章,第一章统计总论,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章至第八章为统计分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充分体现教、学、做的统一。本教材在各重要知识点和能力点均安排了“做中学”案例和“技能训练”案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案例选取强调针对性。本教材案例大多是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业企业的实际统计资料,能够服务于财经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录
第一章 统计总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三节 统计的组织与管理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四章 综合指标分析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变异指标

第五章 抽样推断
第一节 抽样推断概述
第二节 抽样误差
第三节 抽样估计
第四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相关分析概述
第二节 线性相关分析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七章 动态数列分析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
第四节 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第八章 指数分析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综合指数
第三节 平均指数
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附录一:调查表格
附录二:统计分类标准
附录三:正态概率表
附录四: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
摘要
    (一)数量性
     所谓数量性,就是用数据表述客观事实和依据客观事实进行逻辑归纳并作出定量判断。不能计量的研究,不是统计研究。可见,研究现象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数量性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数量的多少,即研究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2)现象的数量关系,即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关系等;(3)质变的数量界限,即研究现象的量达到什么界限时会引起质的变化。统计学不是研究现象的纯数量关系,而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来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例如,要统计国民生产总值,首先要确定国民生产总值的质,在认识国民生产总值的质的基础上,来统计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
     (二)总体性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因此,总体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特点。总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整体。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进行城镇居民家计调查,目的不在于了解个别居民家庭的生活状况,而是要反映整个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消费结构等等。客观事物的个别现象通常有其特殊性、偶然性,而总体现象则具有相对的普遍性、稳定性,是有规律可循的,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现象规律性的认识。
     当然,统计研究是要从个别单位入手的,但对个别单位具体事实的观察只是起点,统计研究要对每个单位的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这才是统计研究的目的。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也不排斥对个别典型单位的深入研究,它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掌握总体现象的规律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