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颜真卿自书告身祭侄稿墨迹/中国碑帖经典

颜真卿自书告身祭侄稿墨迹/中国碑帖经典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作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12-01
  • 商品条码: 9787806358597
  • 版次: 1
  • 开本: 大16开
  • 出版年份: 2000
定价:¥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凡以书名世者,必藉佳作以流传,遗憾的是历目前有许多大家的作品未能保留下来,只闻其名,未见其字,虽或有刻本流传,但真迹湮亡,无法观其用笔之妙,这确是一很好可惜的事。盛唐时期有名的书家颜真卿可以说是唐诸家中很富创新精神的一代大家,他的成就不独在楷书上,也体现在行书上,值得庆幸的是他的二件真迹历经兵贸战乱,奇迹般的保留下来,这为我们今天研究他的用笔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颜真卿(七0九七八五),宇清臣,山东临沂人,是唐有名文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师古家多藏古图画器物书帖,真卿幼时即学书,以黄土归墙习书,又博学而工辞章,事双亲尤孝。开元中举进士,累过侍御史,后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时,因守平原郡有功,加河北招讨使。入竭肃宗,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至代宗时再迁尚书右丞,封鲁国公。德占水时,烈反,卢杞唆使德宗派遣真卿往谕,希烈*之,终不屈而遇害,时年七十七岁。
    真卿书初学褚遂良,后又上溯北碑《高植墓志》,又汲取了汉隶画平竖直的体势,贯穿斟酌,而自辟新意。颜真卿的楷书丰腴雄伟,体势端庄,雍容宽绰,如大臣正色立于厢堂之上,给人以一种正气凛然的感受,方孝孺评其书谓:[公之书人皆知其为可贵,至于正而不拘,庄而不险,从容法度之中,而有闲雅自得之趣,非知书者不能识之。]其实颜真卿的楷书容易学,难于精,其原因就在于他的点画富有一种质感,要将端严在重的楷法写得轻松自如,古澹浑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颜楷似肥实劲,似浊实清,似拙实巧,似古实新,似浓实淡,非年高手硬,难臻斯妙。颜真卿传世楷书以碑刻居多,而其《自书告身墨迹》是我们研究颜楷用笔的很好范本。
    正由于颜真卿有着雄厚的楷书功力,故流溢为行草,笔力自然可观,有名的有颜氏三稿即《争座位稿》、《祭伯父稿》、《祭侄稿》。因为手稿,多从不经意处随手写出,故显得很自然,所谓[意不在书,不求工而自工]。其中尤以《祭侄稿》很为珍贵,写得亦很为精彩,通幅字势,以篆法入行,运以中锋,出之以疾涩,写得道劲郁勃,激越顿挫,字势飞动,深得如锥画沙之妙,米芾评其帖谓:[《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靠前,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如果说颜真卿的楷书以庄严沉着为特色,其稿行却写得矫变奇逸,天真馨露,形成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颜真卿的楷书肥劲,法用满捺;行书清劲,法用提飞,只是用笔的轻重不同而已,但都能运之以中锋,沉劲入骨,尤其是颜真卿在写《祭侄稿》时,一种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观其字如睹其人,更能唤起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这幅手稿被世人所珍重,而被告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吧!
    今将此二幅珍遗的传世墨迹影印出版,使学书者从其精妙绝伦的用笔和富有生命力的点画中去探求颜书的真谛,并从中获得新的启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