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食品雕刻基础教程

食品雕刻基础教程

  • 字数: 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李凯 编著
  • 出版日期: 200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6465510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2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十讲,包括食品雕刻基础知识、花卉雕刻、鱼类雕刻、鸟类雕刻、兽类雕刻、建筑雕刻、龙的雕刻、瓜盅与瓜灯、水果拼盘、盘饰等内容。本书既是烹饪大专、中专、职业学校、培训班的食品雕刻课程教材,也是食品雕刻爱好者和初学者自学参考及鉴赏的优选。在内容设置上,本书力求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以方便自学者根据书中内容进行自学;在雕刻实例的选择上,书中所选雕刻实例均为常用、常见品种,力求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摘要
    **讲  食品雕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食品雕刻的基本概念、由来及发展。
    2.明确食品雕刻的作用及分类。
    3.掌握食品雕刻的表现形式、食品雕刻的专用工具及其用法、食品雕刻的常用手法、食品雕刻的运用及作品的贮存。
    一、基本概念
    食品雕刻就是使用特殊的食雕工具,在具有食用性的原材料上,运用切、削、旋、雕、刻、戳、镂、挖等手法,将其制成形态美观、结构准确、造型生动的各种艺术形体,或食用,或观赏,可以烘托筵席气氛,提升菜肴档次,同时也可以表达办宴目的,使就餐者在进餐过程中,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外国朋友称食品雕刻为“东方食品艺术的明珠”,也有人称其为“一把刀的艺术”。
    二、食品雕刻的由来及发展
    食品雕刻具体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无法准确考证。但自从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开始在生活中追求美、寻找美,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
    饮食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一切社会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当然饮食就首当其冲地步人了美的领域。为了盛装食物而制作的各种器皿,如爵、尊、壶、鼎、盆等,其造型、纹样都是美的具体体现。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菜不过寸”等对菜肴、食品的美化要求。而食品雕刻作为饮食美的一个方面,*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是在蛋的外壳上进行雕刻或染绘,故称之为“雕卵”。到了晋代又有了“镂鸡子”之技。隋炀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在酥酪上雕刻的“雕酥”,这在《韦巨源食单》中有记录。湘西的雕花蜜饯在唐代就早已有之。唐昭宗时曾为广州司马的刘恂任职期满,寓居南海,著有一本《岭表录异》,书中就有湘西雕花蜜饯的记载:“枸橼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故人重之,爱其香气。”京辇豪贵家订盘筵,怜其远方异果。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