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曲源流新论 (增订本)

戏曲源流新论 (增订本)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曾永义 著
  • 出版日期: 2008-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62090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永义先生治史治文,是一个宽领域多创获的著名学者,而其着力最勤苦、一生不离弃的则是戏曲。举凡中国戏曲目前的学术热点和难点,大到起源、形成、流变、剧种、腔调,细如戏曲的程序、格范、勾栏、堂会,扩展而至正史的礼乐志和民间之俗文化,他都认真研求,作出了卓有创建的论述。他的视践还从讲堂延伸到田野,开展对地方戏尤其是小戏的调查研究;他的兴趣也由案头扩展到场上,创作了一系列的新编历史剧。永义先生是台湾戏曲研究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更像是个一直坚守和求索着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大护法。 或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永义先生对两岸文化交流投注了大量心血。这些年来,他每年都多次来内地,参加学术会议、讲学或随剧团来演出交流;他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每年都邀请内地的学者赴台交流,邀请内地艺术家到台湾巡演。我们知道,在有些人鼓吹“去中国化”的背景下,常常要靠个人去筹集经费,就中有许多压力和难处,而永义先生却乐此不疲。传统和亲情都是割不断的!即使在阴霾最浓重的日子裹,台湾也有许多倡行两岸交流的民间推手,永义先生,还有他的学术同道和学生们,便坚定坚毅地列于其中。 永义先生的生活是简单纯正的,从来没有离开遇大学校园。他在自序中说自己“是个纯粹的读书人”,就中或有一丝半缕儿遗憾,天知道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福分!他可以带出一批又一批得意弟子,可以出版一部又一部学术专著,可以撰作诗歌散文,可以为不同剧种写剧本,然后遍邀同道、得意洋洋地到剧场观看……这是读书人的纯粹,也是读书人的幸福,是一种别样的多彩和精彩。 一会儿“人间愉快”,一会儿“愉快人间”(另一部曾着散文集题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裹,永义先生的生活应该是快乐无边的,事实也相去无远。一次他来京参会,我与田青兄、庆善兄等邀他去箭扣长城,在山下一个农家小院裹高谈快饮,不觉而至沉酣。其夜一天繁星,城台隐约,岚气烟霏,永义先生兴奋地与远在台北的夫人通话,诉说面对夜长城的感受,那一刻的他,真像一个热恋中的青年。
目录
序言 自序 绪论   一 两岸“中国戏曲史”研究著作之类型   二 前辈时贤“中国戏曲史”研究著作之得失   三 “戏曲史”研究所存在之问题   四 本人研究撰着“中国戏曲史”之动机目的与步骤方法 戏曲的渊源、形成与发展   前言   一 “戏剧”和“戏曲”的命义   二 学者对戏曲渊源、形成的论争和渊源说的派别   三 笔者对戏曲源生的看法   四 笔者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看法   结 语 参军戏及其演化之探讨   前 言   一 参军戏之源起与考述   二 参军戏的发展一一宋金杂剧院本考述   三 参军戏的变化一一南戏北剧中的院本成分   四 参军戏的转型一曲艺“相声”   结 语 “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 山   前 言   一 南戏的名称   二 南戏的渊源:从鹘伶声嗽到永嘉杂剧   三 南戏的形成:戏文、戏曲与永嘉戏曲   四 南戏的流播分派:从福建古剧到南戏诸腔剧种   结 语 “北剧”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   前 言   一 北剧的名称与渊源   二 北剧的形成:从院么到么末   三 北剧地位之确立——从么末到杂剧   余论:北剧的流播 宋元南戏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   一 体制   二 格律   三 唱法   小 结 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   引 言   一 四段   二 四套北曲   三 其它 戏文和传奇的分野及其质变过程   前言   一 从文献考察“戏文”和“传奇”的名义   …… 明代杂居演进的情势及其特色 中国地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径路 梨园戏之渊源形成及其所蕴含之古乐古剧成分 台闽歌仔戏关系之探讨 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