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
  • 出版日期: 200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506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本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其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我们启动了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有效教学的丛书。
丛书分为通识和学科两部分,通识部分有四本,靠前本是《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这是从教学工作和教学流程角度来谈有效教学的;第二本是《有效教学的案例和故事》,这是用案例和故事来解读有效教学的;第三本是《有效教学的典型教改个案》,本书对全国几项有名的富有成效的教改实验进行介绍和分析;第四本是《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本书系统阐述和分析有效教学和各种策略。学科部分将围绕各学科的核心主题来探讨有效教学。
目录
一 备课篇
  前言
  导读
  主题一  研读课标
  主题二  钻研教材
  主题三 了解学生
  主题四  设计练习
  主题五  撰写教案
  主题六  集体备课
二 上课篇
  导读
  主题一  讲授的技能
  主题二  提问的技能
  主题三  倾听的技能
  主题四  观察的技能
  主题五  点拨的技能
  主题六  情景创设技能
  主题七  课堂调控技能
三 听课篇
  导读
  主题一  为师,从听课开始
  主题二  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
  主题三  视角,因听课者不同而不同
  主题四  联动,有效听课的真谛
  主题五  听课要点一二三
四 评课篇
  导读
  主题一  师者,将随评课而出“彩”
  主题二  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
  主题三  民主,滋养评课文化的土壤
  主题四  评课要点一二三
摘要
    
一 备课篇
    主题一  研读课标
    二  案例
    3.四年级数学“可能性”
    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依赖于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没有这种全面把握和宏观视野,教学只能如“风中的蒲公英”,随意游走,没有着陆的根。记得多年以前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教了六年级,才能算个完整的数学老师。”话中之音,一个数学老师,只有任教过毕业年级后,才会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对所教教材系统的整体掌握,又将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时,已经初步明确了各个学段数学学习的知识要点,因而,在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编写时,是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的,层次感、整体感都很强。
    在一次听课中,笔者到四年级听了一节数学课,课题是“可能性”,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体会,使学生联系,初步学会用可能性知识预测简单游戏的结果。然而并没有引导学生对游戏结果的公平性进行学习,上的是四年级的课,教的却是三年级的内容。
    “可能性”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学习内容,在苏教版二、三、四、六年级的教材中均有出现。教材编排不仅在取材上以“蒙眼摸球”的相似情景贯穿前后,体现出很强的连贯性和整体感,而且在教学要求上也是逐渐提升,各有侧重的。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等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能够使用这些术语表达特定情境中的数学思考。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