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8卷 1940年-1995年)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8卷 1940年-1995年)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美)萨克文·伯科维奇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8-04-01
  • 商品条码: 97878021142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卷内容涉及1940年至今的文学论述,涵括两种不同的资料与论述形式:美学和基本原理问题。
罗伯特·冯·哈尔伯格通过细读和美学评价追述了二战以来美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将美国诗歌看成是文化方面的成就——与整个社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美学发展过程。从伟人的现代产义诗人的作品人手,冯·哈尔伯格对从“垮掉的一代”和“黑山派”诗人到纽约和旧金山的解构主义语言学派诗人做了论述。伊万·卡顿和吉拉尔德·格拉夫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理性认识和争论的历程,描述了从新批评初期渊源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批评和少数群体批评的产牛以及文化研究和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展开这一日益壮大的文学批评的平行发展过程。与这两种论述相连的是这些共同的脉络:诗歌的学术研究、艺术与政治的联系以及我们所称的“文艺的扩张”。
本卷作者抛弃了对主要作家进行概括性论述的传统做法,决定撰写一部从内部展开的历史,一部间隙与关联的历史,即一部注重考虑艺术关联、权力与文学批评的历史。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序言
诗歌、政治和知识分子
  导言
  第一章 诗歌在文化中的地位:1945-1950
  第二章 政治
  第三章 后卫派
  第四章 先锋派
  第五章 真实性
  第六章 翻译
  结束语:诗人的地位:1995
  附录1:诗人的传记
1940年以来的文学批评
  导言
  第一章 政治与美国文学批评
  第二章 美国学术批评的出现
  第三章 新批评的全国化
  第四章 经典、学术和性别
  第五章 解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第六章 从文本到实体
  第七章 文化研究和历史研究
  结束语:学术批评及其分歧
  附录2:批评家的传记
大事年表——1940年至1995年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