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师创造力的培养:从苏联高等艺术与技术创造工作到莫斯科建筑学院

建筑师创造力的培养:从苏联高等艺术与技术创造工作到莫斯科建筑学院

  • 字数: 58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霍小平 著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2063901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建筑师的建筑创造力与艺术素质是建筑创作最本质的基础。建筑师的建筑创造力与艺术素质共同构成了建筑师的职业特征。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再次证明;建筑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石头的史书,是凝固的音乐。研究现代建筑创作的专业与艺术本质须从建筑起源,发展进程中探寻。从现代建筑的发展中探寻建筑师创造力与艺术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在源于关世纪初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德国的包豪斯与苏联高等艺术创作工作室是两个重要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心。     本书系统介绍了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发源地BXYTEMAC的建筑创作教育思潮及建筑教育思想。从BXYTEMC这一建筑这一建筑学术研究,教育基地的发展演进中,探讨了职业建筑师建筑创造力与艺术素质的培养问题。从空间形体构成,建筑设计中的模型推敲高等建筑构图艺术分析建筑历史与城市历史教育,建筑艺术素质——绘画、雕塑写生等方面系统详细地对建筑师的建筑力与艺术素质的培养进行了论述。特别对BXYTEMAC的继承者——莫斯科建筑学院住宅与公共建筑设计专业城市规划、工业建筑设计专业、文物历史建筑的修复与保护专业、室内建筑设计专业、村镇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理论与历史专业、城市规划理论专业、建筑环境设计专业10个建筑设计专门化方向教育的研究,可以使读者深入了解建筑师创造个性培养的途径。     本书作者均是高等艺术与技术工作室BXYTEMAC的学生,都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建筑学者、建筑师。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基础理论价值。本书共收录论文15篇,图片近千线,特别是一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老照片,将会为读者了解现代建筑的起源提供详实史料。     此书将为职业建筑师、建筑院校的师生,建筑历史研究者,艺术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韩林飞:男,生于1969年5月,满族。1994年3月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学硕士学位;1998年5月获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获莫斯科建筑学学院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所建筑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1998年12月,莫斯科建筑学学院副教授;1999年1月-2002年3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学博士后;2002年3月-2003年12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2003年12月-2007年7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2007年7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       社会任职:米  兰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莫斯科建筑学院教授;俄罗斯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学术委员;《规划师》杂志编委。曾在美国哈佛、MT,德国柏林工大,BAUHAUSE、意大利米兰工大,都灵工大,法国巴黎美丽城大学,何兰代尔夫物大学,菲律宾理工大学,远东大学讲学。2003年荷兰OMA高级建筑师,2004年法国总统项目在AREP高级研修。
目录
莫斯科建筑学院校园模型、外景、校址变迁图 莫斯科建筑学院传统与展望 莫斯科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 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历史沿革 建筑师创造力与艺术素质的培养 建筑师创造力与艺术素质的培养——历史的回顾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的有名建筑师 建筑学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学建筑奥林匹克竞赛模式 俄罗斯高等建筑教育的学前教育 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绘画 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绘画之入学美术、绘画考试作品 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雕塑 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写生 写生课教学大纲立体——空间构成 莫斯科建筑学院模型教学 建筑构图的分析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学 莫斯科建筑学院——艺术史、建筑史、城市建设史教学 建筑的创造力——初步教育 建筑的创造力——基础训练 方向之二——公共建筑设计专业 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三——城市规划专业 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四——工业建筑设计专业 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五——村镇建筑设计专业 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六——景观建筑学专业 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七——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专业 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八——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建筑师专业化教育方向之九——建筑环境设计专业 莫斯科建筑学院的中国学生 附:莫斯科建筑学院档案资料馆中国学生资料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