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梁漱溟全集》第六卷

《梁漱溟全集》第六卷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
  • 出版日期: 2008-03-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12225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目前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第一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本书是第六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目录
散篇论述 (1938年一1949年) 1938年 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 山东乡村工作人员抗敌工作指南 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召开战时农村问题会议,并于政府中设置常设 机关案 改善兵役实施办法建议案 询问战时农会组织通则案 请开全体审查会,并请政府当局出席切实检讨 抗战工作案 1940年 创办私立勉仁中学校缘起暨办学意见述略 我的过去 蔡先生与新中国 个人在抗战中的主张和努力的经过 为我军自相火并事询问案 青年修养问题 1941年 中国文化问题 《光明报》发刊词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言论公约 释本报言论公约 开场的话 从“九一八”纪念而有的联想 民主是什么――什么是民主? 征求读者论文 中国民主运动的障碍究在何处? 在吾人一生中的青年期 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 对美日谈判――我应持的态度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 附录: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我努力的是什么 ――抗战以来自述 政治上的民主和中国人 三十年国庆纪念辞 政治上的活路与绝路 结束党治怎样讲 论党治 统一之道果何在? ――在于结束党治 民主与党治 ――读孙哲生先生谈话书后 纳粹作风的总检讨 从国民参政会说到民意机关 上年国民大会之延期 再论国民参政会 答国讯社记者问 论政治斗争 答读者来信 冯焕章先生六十寿言 1942年 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 纪念蔡元培先生 ――为蔡先生逝世二周年作 论广西国民中学制度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附记在香港一段斗争生活之大略) 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 理性与宗教之相违 人生的意义 1943年 理性与理智之分别 纪念梁任公先生 中国文化问题略谈 民主的涵义 《漱溟最近文录》前言 答政府见召书 高践四先生事略 1944年 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呢? 宪政建筑在什么上面? 中国到宪政之路 谈中国宪政问题 追记广州往事 动员与民主 1945年 记十八年秋季太原之行 论当前宪政问题(问答体) 中国党派问题的前途 中国统一在何处求? 中国民主同盟述略 1946年 中国民主同盟关于军事问题的提案 梁漱溟对中国民主同盟提案的说明 八年努力宣告结束 今后我致力之所在 延安归来 时局中的症结 特务不取消民盟不参加政府 悼念陶行知先生 中国民主同盟代表梁漱溟说明民盟对中共态度 就中央社报道辞去民盟秘书长一事的谈话 中国民主同盟代表梁漱溟在沪报告李闻暗杀案 调查经过 李闻案调查报告书 谈国府委员名额分配问题 浅近与深远 革命党与政党的异同 时局前途答客问 最后协商的建议 ――时局前途再答客问 梁漱溟为勉仁学校、书院募捐启事 1947年 政治的根本在文化 树立信用力求合作 预告选灾,追论宪政 中共临末为何拒绝和谈 关于“中国政局” 由当前宪法问题谈到今后党派合作 1948年 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勉仁文学院创办缘起及旨趣 1949年 中国哪一天能太平? 过去内战的责任在谁? 给各方朋友一封公开的信 论和谈中一个难题 ――并告国民党之在高位者 敬告中国共产党 答香港骂我的朋友 大学教育一新试验 ――谈勉仁学院说理想 过去和谈中我负疚之一事 散篇 论 述 (1950年一1988年) 1950年 归还扇面于毅生表弟题记 一九五。年向领导党建议研究中国文化,设置中国 文化研究所之草案 国庆日的一篇老实话 1951年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 参加西南土改时的一篇发言草稿 参加土改时一次发言草稿 在西南土改第一工作团团内汇报会上的一次 谈话 两年来我有了哪些转变? 信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改造自己 ――在中国人民政协一届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的发言 敬答赐教的几位先生 我参加国共和谈的经过 1952年 何思源先生文内讲到我的话不合事实 我的努力与反省 检讨我的立场、观点和过去一切行事 ――试作自我检讨之二 自我检讨提纲(草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