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鄂温克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

鄂温克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

  • 字数: 35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白丽民
  • 出版日期: 2008-03-01
  • 商品条码: 9787030192998
  • 版次: 1
  • 开本: 大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2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献礼图书。本书通过鄂温克族生活的环境、民俗文化、服饰、娱乐等方面展示了鄂温克族的物质文化,展示了鄂温克族自建国至今的50余年来的文物研究成果,为鄂温克民族物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鄂温克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鄂温克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自然风光、服饰、饮食、居舍、生活用品、生产交通工具、婚丧嫁娶、文化娱乐、风俗礼仪、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方面予以分类,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弘扬、发展和传承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录
序 前言 自然环境 衣食住行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舍 (四)生活用品 (五)交通、生产工具 婚丧嫁娶 文化娱乐 宗教信仰 历史人物 后记
摘要
    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和嫩江流域各支流是鄂温克族人繁衍生息的地方。这些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自然资源丰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鄂温克族人民。 蜿蜒雄伟的大兴安岭全长1400公里,宽二三百公里。在大兴安岭的北段,森林茂密,树木参天,河流众多,是使鹿鄂温克人的游猎及放牧驯鹿的场所。这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鄂温克人提供了衣、食、住、行的需要。他们在森林中,追寻野兽的踪迹,寻找驯鹿喜食的苔藓丰厚的地方,进行频繁的搬迁,但他们的足迹,始终没有离开过大兴安岭。 鄂温克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东南部,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263条,其中主要河流伊敏河、辉河纵贯全旗。水草丰美的鄂温克草原是个天然的大牧场。每到盛夏,草原上鲜花开放、牧草碧绿、牛羊成群、骏马奔驰、景色迷人。地上资源有森林和湿地,森林面积110万公顷。其中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带面积30万公顷,是全国优选的樟子松林基地。辉河湿地面积为4218.48平方公里。森林和湿地中有多种珍禽异兽,生长着各种野果、野菜。草原上生长着蘑菇、黄花菜等。地下资源以煤为主。鄂温克族人自1732年奉清政府之命调驻这里后,一直在这片草原上从事畜牧业生产,直到现在。 嫩江流域各支流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无霜期长,适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迁徙到这里的鄂温克人受周围兄弟民族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放弃了狩猎而从事农耕生产,种植稷、小麦、燕麦、大豆、玉米等,还在房前屋后的园圃里种植各种蔬菜,自给自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