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尔斯育儿经

西尔斯育儿经

  • 字数: 4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威廉.西尔斯,(美)玛莎.西尔斯
  • 出版日期: 2008-09-01
  • 商品条码: 97878112038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5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代育儿读物第一品牌·享誉全球的育儿圣经。风靡全球的育儿圣经。美国儿科学会(世界拥有影响力的儿科学会)鼎力推荐!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专家高岚教授特别推荐!美国育儿类超级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亚马逊儿童教育类超级畅销书,出版10多年来畅销不衰,累计销量近百万册!美国最权威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集30多年儿科研究及实践经验而撰写成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当孩子最初开始学习用新的和令人满意的方式做事时,每次做到了都能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这一点很重要。而当他学会了新的行为,并且开始理智地正常地去做时,父母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当孩子的行为是父母所赞许的并因此而得到奖励时,父母并不仅仅是在鼓励孩子继续这样的行为,对父母来说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习全神贯注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孩子的进步。本书的重点也正在于如何培养与建立好的品行,如同在第三部分所述的那样“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
    威廉医生和玛莎不仅是个孩子的父母,而且也是儿童养育问题的专家,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他们从孩子出生起,从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了关于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面的事例,同时也为父母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书的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如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在此作者对孩子通常出现的不好行为以及父母的养育对策进行了描述,为我们带来了值得尝试的建议。
作者简介
威廉·西尔斯,医学博士,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美国权威育儿杂志《如何培养婴幼儿说话》和《婴幼儿抚养》的首席专家顾问,全美的儿科医师之一。早年,在哈佛医学院儿童医院及世界优选的儿童医院多伦多儿童疾病医院接受过最严格的儿科临床训练。
    玛莎·西尔斯,资深助产士,全美知名婴儿分娩和母乳喂养专家。
  西尔斯夫妇从事儿科研究30多年,护理过上万名婴儿,儿科临床经验丰富。夫妇俩合著的10多本书都成为全美育儿类的超级畅销书,国内已出版的有《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孩子不好好睡觉怎么办》《孩子挑食怎么办》《年轻爸妈最关心的70个育儿问题》《怀孕全书》《育儿全书》《亲密育儿百科》《养育难带宝宝百科》《新生儿回家了》等。
西尔斯夫妇有自己的网站,读者若是感兴趣,可登陆查询有关怀孕、儿童饮食及健康护理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网站的网址是:www.SearsParenting.com或www.AskDrSears.com。
目录
Part Ⅰ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
Chapter 1  依附性养育/002
养育的类型/002
依附性养育的十大原则/008
Chapter 2  0~1岁: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022
玛莎与马修是如何建立起亲密关系的/023
做满怀亲情的父母/026
依附性养育如何使管教孩子变得容易起来/037
Chapter 3  了解1~3岁年龄段的孩子/048
初学走路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为什么?/048
与学步阶段的孩子交谈:他们能够理解什么、不能理解什么/053
引导学步期孩子的行为/057
提供框架/061
从与你同为一体到成为独立个体:孩子可预期的行为/069
帮助学步期孩子轻松愉快地养成独立性/073
从2岁到3岁/078
对孩子的养育变得容易起来/082
Chapter 4  正确地对孩子说“不"/087
说“不”的重要性/087
有创意地说“不”/088
用尊重的态度说“不”/093
实施危险教育的有效手段/095
Chapter 5  平息孩子的脾气发作/100
为什么会大发脾气/100
防止孩子发脾气/102
当孩子“火山爆发”的时候该做些什么/104
应付和预防稍大一点孩子的脾气发作/106
Chapter 6  父亲的管教者角色/110
做了父亲:比尔的故事/110
帮助父亲成为管教者的八点建议/116
Chapter 7  自尊:良好品行的基础/126
帮助孩子树立自尊的十个途径/127
Chapter 8  帮助你的孩子表达情感/147
把情感表达出来/147
造就感情丰富的孩子/149
Chapter 9  使怒气为你所用/159
小孩子们为什么会发火/159
大人的愤怒会对养育和管教产生什么影响/160
要学会处理愤怒/165
父母内心的平和/168
Chapter 10  喂养出良好的行为/174
对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食物/175
密切追踪引起不良反应的食物/182
Chapter 11  睡眠训练/183
婴儿在夜间的需求/183
夜间管教的若干原则/184
处理常见的夜间养育问题/191

Part Ⅱ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Chapter 12  打屁股:不可以?可以?还是有时可以?/206

不要责打孩子的十个理由/206
是否存在不伤害孩子的打屁股方法/218
Chapter 13  替代打屁股的各种办法/226
夸奖/226
有选择地进行忽略/234
对孩子的行为叫暂停/234
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243
各种诱导措施/246
各种提醒措施/253
谈判的艺术/254
撤销孩子的特权/257
Chapter 14  打破令人讨厌的习惯/258
打破坏习惯的步骤/258
吮吸手指/261
当吮吸手指造成伤害时/262
Chapter 15  管教令人讨厌的行为/271
咬人、打人、推人和踢人/272
穿衣的训练/278
超级市场里的管教/281
教孩子学会刷牙/283
给孩子洗脸变得更为容易/285
安抚尖声哭叫/286
清除肮脏的字眼/287
弄脏了内裤/288
用不礼貌的方式称呼别人/294
发牢骚/296
孩子与你顶嘴/299
让缺乏活力的孩子兴奋起来/301
Chapter 16  兄弟姐妹间的争斗与对抗/305
让孩子接受新生婴儿/306
要促进兄弟姐妹间的融洽/313
阻止兄弟姐妹间出现不和谐/318

Part Ⅲ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
Chapter 17  道德品质和礼貌/328
培养有道德的孩子/329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以及你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撒谎/340
培养诚实的孩子/346
鼓励孩子诚实/348
偷东西/351
欺骗/356
教你的孩子学会道歉/357
当孩子打断别人谈话时/360
教孩子学会讲礼貌/361
与别人一起分享/366
Chapter 18  培养健康的性别意识/377
培养健康的性别认同/381
为孩子树立健康的性别榜样/382
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好奇/384
手淫/390

Chapter 19  特殊阶段对特殊孩子的管教/397
对多动症孩子的管教/398
注意力容易分散/409
管教天性不易满足的孩子/420
养育有着特殊需求的孩子/431
养育害羞的孩子/437
养育胆怯的孩子/443
离婚后对孩子的养育/450
保姆的管教者角色/452

结束语  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
摘要
    Part  Ⅰ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
     父母和孩子如何开始相处,这对他们之间的养育关系有重要的影响。有些父母能够轻松自如地管教孩子,有些孩子也容易被管教。而另一些父母却缺乏引导和纠正孩子的信心,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自己年幼的时候受到了不适当的教养。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本书的前几章能够帮助你树立起做父母的自信,为你的孩子带来一个你自己不曾有过的良好的人生开端。
     在本书中我们首先讨论依附性养育,这里所谓的“依附”,指的是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方式。我们关于养育孩子的教程首先为你提供了在孩子幼年时就与他建立起感情联系的方法,这时候的小家伙还处在培养、塑造的过程中。我们帮助你建立起对自己孩子的敏感;帮助你了解什么是与年龄相称的行为;帮助你的孩子做到充分、自如地表达自己,克制自己的愤怒,并且培养起自信心。从这样的基本关系当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出了充满挚爱亲情的引导。依附性养育给父母和孩子都带来了好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开始多投入一些努力能够让你在以后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可以让你无需去做我们在本书第二部分中讨论的那些补救工作。
         CHAPTER 1  依附性养育
     父母如何才能让孩子去做大人指望他们做的那些事情——并且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去做呢?这是一个古老的养育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仅要引导孩子的行为,而且还要激发他们养成良好品行的主动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能从一系列的行为控制技巧中去寻找,而根本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对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了解,对他的需求具有高度的敏感,那么他就会信任你,由此就自然而然地使他培养起了做出良好行为的能力,因为他想要让你感到高兴。
     在对孩子的养育中,你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比起采用所谓的“正确”技巧来得更为重要。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和你的孩子都成为通情达理的人。对于养育孩子这个问题,我们的方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通情达理”,即教会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心思,教会孩子如何去顾及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当今的许多养育(社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源头——对自己和他人的冷漠无情。因此,尽管本书从头到尾的各个章节里讲述的都是一些培养良好品行的理念,但是在本书的全部内容里我们最为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我们把这种养育方式称为“依附性养育”。
         养育的类型
     为了更确切地理解我们所倡导的依附性养育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其他的各种养育类型。养育方式分为三大类:专制型、沟通型和行为改进型。这三种方式在引导孩子们的品行方面各有长短。在30年的儿科实践中,我积累了解决各种各样养育问题的经验,自己还养育了8个子女,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发现,虽然仅仅靠这三种方式来养育孩子还远远不够,但这三种养育方式在不同的阶段都各有用处。
         专制型养育这种传统的养育方式强调父母的权威形象,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权威,否则的话就必须面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正如一位对子女专制的父亲所说的:“我是老爸,他是个孩子,事情就这么简单!我压根不需要现代心理学这种鬼名堂。如果他出了格,我会让他知道是谁说了算。”按照这种养育方式,打屁股被认为是正当的,甚至是应该的。这种养育方式好的一面是非常清楚地表明父母必须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当今的许多养育问题都是由于大人们逃避对子女的品行所应尽的责任而引起的。然而,子女需要的是开明的权威,以便从他那里学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父母的权威在整个养育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专制型养育方式会引发许多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同时孩子会从内心深处生出对父母权威的惧怕,这种惧怕会严重到形成对孩子生活的控制,甚至延续至孩子的成年。最为重要的是,如果把专制型养育当做专享的养育方式,那么它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西尔斯经典链接:养育具有心理治疗作用
     养育孩子,特别是难带的孩子,父母们优选的和最差的禀性都会充分地显露出来。这鞭策着父母在品行上必须为孩子树立一个大人的榜样。因此,你在养育子女的同时,也在充实着自己。要规范子女的行为,你必须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训练子女的同时,你也在训练着自己。对子女的养育可以让你深入自己幼年的体验,你能从中发现自己是如何被养育成人的。一位母亲曾经告诉我们:“我注意到我的嘴里发出了与我母亲一样的声音。”你小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又会出现在你与子女的关系上,并且会影响到你对孩子的养育能力。如果你在童年经受的养育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你就极有可能会把这些问题再带给你的孩子。养育好孩子的愿望将迫使你首先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从而使你成为心理健康的父母。首先,它会让父母专注于消除孩子的缺点,从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其次,由于父母注重的只是惩罚孩子,使得他们不会去学习采用其他更为适当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那些方法原本就能减少惩罚孩子的必要性。第三,专制型养育方式最为糟糕的一点是,孩子的行为更多是出于害怕惩罚,而不是打心眼里乐意这么做。因此,他们无法培养起自身内在的控制力,一旦控制者转过身去,被控制的孩子就会像脱缰的野马。
     专制型养育把对孩子的养育看做是你对孩子做的事情,而不是你与孩子一起进行的一个学习过程。专制型养育拉开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这有两个原因:首先,这种养育方式的基础是惩罚,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上的愤怒,从而使孩子远远地躲开父母,父母很少或根本不宽容子女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表现出的孩子气。明智的家长会成为他们子女的学生,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专制的父母往往觉得努力去了解子女的想法会削弱了他们的权威,因而会认为努力了解孩子与他们对孩子的养育根本不沾边。由于专制型的养育不把子女作为个性独立的人来对待,因此这种养育方式难以唤起父母和孩子各自内心的美好体验,即使在严厉的责罚背后有着一颗温柔的心。
         沟通型养育这种方法体系主张对孩子的养育应该采用沟通的方式,而不是惩罚的方式。由于对专制、惩罚型的养育方式不满意,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养育观点,形成了沟通型的养育流派,强调父母应该更好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目前大多数的养育书籍和养育课程都以这种沟通型的养育方式为基础。这种方法体系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坏孩子,只有差劲的沟通;孩子们本质上是好的;父母应该做的只是学会如何去倾听他们、与他们交谈。这种“现代的”养育方式让人感到高兴,它把孩子当做一个行为由情感支配的人来尊重,并且鼓励父母去深入了解是什么情感在支配着孩子的举止行为。父母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信息,告诉他们父母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品行。父母也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用理解去营造一个总体上积极的家庭气氛,因此,他们会尽量少对孩子说“不”。沟通型养育方式强调为人父母的技巧,以减少惩罚孩子的必要性。这种养育方式用心理研究代替了责罚,打屁股是根本不允许的。
     沟通型养育方式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往往会失去权威,反而扮演起了业余心理学家、谈判家或者是外交家的角色。结果可能会使孩子们不尊重权威,对家长权威的缺乏尊重将会导致孩子们不尊重其他人,包括教师和警察等等。此外,如果过分地使用这种养育方式,大多数孩子都会把它看成是虚情假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听起来只不过是头天晚上老爸、老妈在家长学校听来的那些感情上无懈可击的套话而已,而根本不是真正的沟通。沟通型的父母不说“别打你的弟弟”,而是会说出孩子的感受:“你肯定对弟弟非常生气。”这听起来没错,许多父母也觉得很对,但是,当确定了他在生气之后,如果他还继续打他弟弟,那又会怎样呢?你该怎么做?另一个问题是,父母常常会担心由于他们没有以“心理学上正确的”方式作出反应而损伤孩子的心灵,这让他们常常会最终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因此,这种养育方式存在着对孩子过分地放任自流的危险。
         行为改进型养育  行为改进型养育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行为会由于父母如何构建孩子的成长环境而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在你已经尽你所能进行了心理学上正确的沟通之后,你的孩子还在继续打其他孩子,你就只有把他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大多数孩子都会对行为改进措施反应良好;而有些孩子会认为这种养育方式是有意为难他们。虽然这种方式有点机械(仿佛与训练宠物一般),但是行为改进型养育为父母提供了一些养育的技巧,比如暂时制止孩子的行为、正面地支持鼓励以及教导孩子分析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等,当专制型及沟通型的养育方式均不起作用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于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或者脾气不好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对其他养育方式根本没有反应,那么行为改进养育方式可能会十分有用。采用行为改进型养育方式的管教者注重的是规范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加以训练,而不是去认识孩子的内心。
     行为改进型养育的缺点在于迟早你会用完所有的技巧,或者耗尽精力,从而无法持之以恒地应用这些技巧来养育孩子。行为改进型养育的优选危险在于它注重的是外在的方法,而忽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使得孩子被当成一个项目去实施,而不是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来培养。
         依附性的养育方式  依靠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解决养育问题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的品行确实有所改观,但只是暂时的。如果缺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依附作为可靠的基础,任何其他的养育方式都只是一些不解决根本问题的技巧,或者不过是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招数,采用这些技巧只能是临时抱佛脚而已。上述三种养育方式中没有一种融合进了这样一种养育理念,即:子女的养育应该视孩子的年龄和性情以及父母的性格特点而“量体裁衣”。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每个场合都各有不同,在纠正子女行为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对所有的这些因素加以考虑。为了做到这点,他们必须了解自己并且了解孩子。
     我们的养育方法吸纳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优点,而且在为养育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方面更深入了一步:养育取决于和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只有以感情紧密联结的关系作为坚实的基础,父母才可能平衡而不失之偏颇地应用前面提到的三种方法(专制型、沟通型和行为改进型)来养育子女。如果你的孩子存在养育问题,你可以利用你和他的亲密关系来找到解决的办法。你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我该如何帮他处理好这些难题呢?”而不是考虑“我怎样才能让他有良好的表现?”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协力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冲突。我们可以把依附性的养育方法看做是一个金字塔:底座宽大、坚实,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来建造,但是越往上你要用的精力和材料就越少。这种结构既坚固又耐久。其他的方法一开始可能会显得很方便,但是都缺乏金字塔那样的宽广基础,因而不久你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棘手的修补工作。
     作为父母,你必须负起管教子女的责任,但是不能采用控制孩子的方式;你必须和孩子进行沟通,但是必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你还需要掌握管教孩子的方法来应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但是当这些技巧都不能奏效的时候,你必须退而求助于对孩子的深入了解。采用依附性的方法来养育孩子,能够让你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优选地)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建立起为享有一个幸福、富有成效的人生所必需的内在自我控制力。在对孩子的养育中,专制型的养育方法主张:“我来告诉你该做些什么。”沟通型的方法主张对孩子说:“你认为什么是该做的事呢?”行为改进型的方法主张对孩子说:“如果你这么做,就会有那样的结果。”而我们的建议是给你的孩子这么一条亲情依附性的信息:“你可以相信我,我会帮助你懂得该做什么。”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就依附性的养育方法作一个概述,你将会看到上面讲述的各种养育方法如何被融入到依附性养育的整个体系中。请你记住,对子女的管教需要采用一整套不可分割的办法,所有单独的部分都必须用亲密的亲子关系将它们糅合在一起,然后才能加以应用。
         西尔斯经典链接:向有经验的父母学习
     每当我给即将开始实习的儿科见习医生们提建议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你们应该走到有智慧、有经验的父母中去,向他们学习。”这些父母是真正的养育专家。实际上,本书的许多素材来源于我们在儿科实践中所遇到的许多经验丰富的父母,他们让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在使我们自己的养育理论体系化的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这些有智慧的养育者的做法以及他们的子女最终被培养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学到了这么一条:有智慧的养育者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想在前面,创造各种条件来培养子女的良好品行,不给孩子留有行为不当的余地。有智慧的养育者会:
     与他们的子女始终保持情感联系;
     建立起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敏感;
     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培养良好品行上,因而不必对孩子作太多的纠正;
     对适龄行为有着富有成效的理解;
     用幽默来促进孩子的协作精神;
     善于不被孩子察觉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出于对孩子的疼爱,你非常容易接受每一个有助于你造就一个聪明的、品行良好的孩子的建议。本书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你的洞察力,让你学会辨识哪一种建议会使你和孩子拉开距离,哪一种建议会使你们更加亲密无间。你应该选择那些养育了许多子女并且子女为你所喜欢的家长,听从他们的建议,和他们交朋友并向他们学习怎样管教孩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