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考的痕迹:文化碰撞中的思想生成

思考的痕迹:文化碰撞中的思想生成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韩震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81714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我平时所写论文的基础上经选择结集而成,除了个别词语的改动和有些参考文献改用近期新版本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修改,故称之为“思考的痕迹”。这些论文写作的时间跨度从1982年至2005年,不同的文章不仅有不同的研究主题,而且思考这些问题的情景也处在变化之中。在生成的意义上可以说,我的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存在着某种连续性,但是在研究的进程中,意识和关注点都必然发生变化,如果全部记录下来就可以找到我自己探索过程的“轨迹”。然而,论文的选择考虑了文章主题之间的联系,即使有些文章的主题与文集所选的内容有联系,如果它已经在其他著作中出现了,也未纳入。因此,称这本文集为“痕迹”是最为贴切的。
作者简介
    韩震,1958年5月生,男,汉族,山东省阳谷县人,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英文)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重量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发表论文230篇,个人专著和主编著作10多部,教材4种,译著3部。
目录
上篇  哲学边界的勘察   让哲学成为哲学: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哲学社会学的理论、结构和意义   从接受的观点看哲学的发展   哲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学的历史学性质   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关系   生成的存在:人类实践本体论   模写反映论判 下篇  哲学思想的漫步   关于西方哲学的几个问题   霍布斯并非无神论者   洛克的本质不可知思想   休谟哲学的历史地位   帕斯卡尔: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   维柯的人学思想   狄德罗的系统思想   从形而上学者霍尔巴赫看近代辩证法的形成   爱尔维修的唯物主义及其社会理论   法国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逻辑前提   康德前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地位   赫德尔:人是追求人道目标的生成性存在   德国浪漫主义者对人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18世杨法国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性质及其特征   冒险的价值:读怀特海哲学札记   当代西方自主义思潮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社群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   瓦尔策的复合平等理论   人类:社群地追求自由的生成性存在   作为社会妥协的程序机制的民主   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论争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