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方汉奇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

方汉奇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方汉奇 著
  • 出版日期: 2007-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00835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选集共收入作者历年在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文章,共40篇。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58年3月;最近的一篇,发表于2006年6月;时间跨度近50年。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共收《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等6篇文章。涉及从汉唐到清初有关中国古代报刊和言论出版的一些问题,反映了作者在中国古代报纸历史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第二部分,共收《于右任主持时期的(神州日报)》等9篇文章。涉及近代中国的多个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报刊和报人。对这些报刊和报人作一点深入的个案研究。第三部分,共收《(东方杂志)的特色及其历史地位》等13篇文章。涉及邵飘萍、俞颂华等有名报人的办报活动,以及《东方杂志》、《大公报》等在现代中国有一定影响的报刊。力求在对报刊和报人的评价上,有一点新的突破。第四部分,共收《中国加入WTO后内地报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4篇文章。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共收《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等8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和新闻史学术团体在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和总结。
作者简介
方汉奇,1926年12月生,广东普宁人。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曾任中国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三S研究会常务理事,首都新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著有《中国古代的报纸》(1979)、《报刊史话》(1979)、《中国近代报刊史》(1981)、《报史与报人》(1991)、《新闻目前的奇情壮采》(2000)等,主编有《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本)、《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三卷本)、《中国新闻传播史》、《大公报百年史》、《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等。曾两次获吴玉章奖新闻学一等奖,一次获高校文科优秀教材一等奖,两次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次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及教育部重量教学成果二等奖。1984年被评为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7、1997年两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1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 中国报纸始于唐代考 跋《(开元杂报)考》 中国封建社会言论出版禁令考 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清史?报刊表》中有关古代报纸的几个问题 于右任主持时期的《神州日报》 清末的《京话日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大江报》 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衍变 东瀛访报记(上) 东瀛访报记(下) 太平天国的革命宣传活动 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报业 《清史?报刊表》中的海外华文报刊 《东方杂志》的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再论《大公报》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公报》 邵飘萍是共产党员 纪念邵飘萍――在邵飘萍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发现与探索――记祝文秀和她所提供的有关邵飘萍的一些材料 鲁迅的报刊活动和他的办报思想 鲁迅的报刊编辑活动和他的严谨的写作态度 俞颂华先生二三事 新闻界的“释迦牟尼”――怀念俞颂华先生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