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文化与诗学丛书

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文化与诗学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很好 著
  • 出版日期: 2007-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60023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之设计与撰述始于1998年7月底,其中部分课题于1999年4月获得国家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元月后的几个月进入写作高峰期,以致除夜仍腕滞于电脑屏幕前,直至4月底截稿。依照最初的构想,具有框架性的题目已基本做出,其中如吴中派研究、西北派研究、明中期民间化运动研究等数篇则因受约期的,只能留待以后去寻时完成。
作者简介
黄很好,浙江临安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有学术专著《艺术心理范式》(1991)、《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1997)、《过渡原文化选择》(1997)、及编著《20世纪艺术精神》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明代的台阁体及其早期思想基础的形成   一、职分、体式与权归台阁     二、身份、文统与文风之关系     三、颂世模式与儒家政治理念   第二章  台阁模式的衰降与七子派的兴起     一、颂世模式面临质疑     二、思想分化的趋势     三、文章特权的外移     四、政治权力的变迁   第三章  明弘治间审美主义倾向之流布     一、审美主义于弘治间的流布     二、诗文之辨:审美精神的独立     三、七子派的转向及其对弘治思潮的反拨   第四章  前七子复古主义观考辨     一、明前期所尚与前七子诗统     二、在“复古”的概念之下   第五章  正嘉间山人文学及社会旨趣的变迁     一、台阁与山林:变化的关系     二、正嘉间山人类型与转换的背景     三、道家兴趣与生命关怀     四、简短的结语:与嘉、万间山人之比较   第六章  前七子后期思想转换与理学思潮     一、向理学转换的事实求证     二、文与道的冲突:精神结构的更替     三、余论:向唐宋派的过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