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

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

  • 字数: 1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孙中原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13967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典型案例的加工,务求通俗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统一。为增强通俗性,正文援引古籍,多径用现代汉语解释。为确保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便于查考,援引古籍多标明篇卷。少量古文作为论述根据,纳入注释供选阅。     本书列举典型案例,是分析思维艺术,阐发逻辑知识的依据,多冠为节名。思维艺术和逻辑知识(思维规律、概念、命题、推论和思维方法),是典型案例的升华,多冠为章名。思维艺术典型案例是材料、经、目和横剖面,逻辑知识是观点、纬、纲和纵剖面。采用以观点统帅材料,从思维艺术典型案例引申逻辑知识,经纬交织,纲举目张,纵横交错的论述法。     《诗?小雅?鹤鸣》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原产西方的现代逻辑,是当今时代人类共同的思维工具,是开启中华先哲思维艺术奥秘的钥匙。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屹立现代逻辑巅峰,用超越宏观眼光鸟瞰,方可一览中华先哲思维艺术的全貌。
作者简介
孙中原,1938年出生,河南省郑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毕业于中共中央高级党校逻辑研究生班。1961至1964年奉中国人民大学领导人胡锡奎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师从汪奠基、沈有鼎、金岳霖、周礼全等,专攻中国逻辑史和中国古代文献。1971至1979年调清华大学哲学教研室讲授哲学。1980年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墨子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大典·哲学典》编委、《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副主编。     专著《中国逻辑研究》、《中国逻辑学》、《诸子百家的逻辑智慧》、《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墨学通论》、《墨者的智慧》、《墨子及其后学》、《墨家智慧学》。主编《墨学与现代文化》。合著《中华大典·哲学典》、《墨子今注今译》。译著《现代逻辑学问题》、《逻辑学:知识的基础》、《东方合理思想》、《因明的谬误论》。在海?外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研究逻辑学、逻辑史、诸子学、中国哲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思维规律   第一节  黄公美女:同一律   第二节  自相矛盾:矛盾律   第三节  模棱两可:排中律   第四节  持之有故:理由律 第二章  概念艺术   第一节  扫鸡三足:概念分类   第二节  澄清三惑:名正言顺 第三章  命技艺   第一节  孤犊有母:模态命题   第二节  假者不然:假言命题   第三节  听话听声:言意之辨 第四章  论证技巧(上)   第一节  无譬不言:譬式推论   第二节  巧推非杀:侔式推论   第三节  楚人非人:援人推论   第四节  智驳公输:推式推论   第五节  告父偷羊:止式推论 第五章  论证技巧(下)   第一节  老马识途:演绎推论   第二节  象牙筷子:归纳推论   第三节  新嫁娘子:类比推论   第四节  寸木岑楼:不当类推   第五节  奇词怪说:谬误诡辩 第六章  思维方术   第一节  刻舟求剑:与时俱进   第二节  望洋兴叹:整体观察   第三节  祸福相依:同异交得   第四节  大巧若拙:正言若反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