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汪毓和
  • 出版年份: 2006
  • 出版日期: 2006-09-26
  • 商品条码: 9787040168044
定价:¥2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除可供广大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外,也是考研的推荐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普及性读物。
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系高校本科音乐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音乐史教学的很好不错性读本。《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音乐开篇,记述了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以时间为序选取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风格流派、作曲家,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展开论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图文并茂,乐例丰富,并配有代表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适用性强。
作者简介
汪毓和,音乐理论家。四川成都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历任中央音乐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人民音乐》副主编,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与编写《欧洲音乐史》。八十年代以来,曾先后任该院音乐学系副系主任、音乐研究所所长等职,还先后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培养了9名硕士、7名博士,他还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研究人员不错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顾问,《音乐研究》编委、《人民音乐》编委、《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北京音乐家学会理论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顾问,马思聪研究会副会长、会长等社会兼职。
目录
引言
第一章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一节新民歌、城市小调和民歌改编曲的发展
第二节说唱音乐的新发展
第三节戏曲音乐的新发展
第四节民族器乐的新发展

第二章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及中国新音乐的萌芽
第一节中国基督教早期的音乐活动和新军乐的建立
第二节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第三节早期军歌的流传

第三章“五四”时期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新型音乐社团的建立及城市音乐活动
第二节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工农歌咏活动和工农革命歌曲
第四节新型的歌曲创作及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等

第四章30年代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城市音乐生活
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音乐
第三节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节黄自等音乐家及其创作
第五节”左翼”音乐运动及聂耳、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

第五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新音乐
第一节新形势下的抗日音乐运动的概貌
第二节贺绿汀及其音乐创作
第三节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

第六章沦陷区的音乐及江文也等人的音乐创作
第一节沦陷区的音乐概况
第二节江文也等人的音乐创作

第七章40年代国统区的音乐
第一节40年代国统区音乐生活概貌
第二节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台湾回归初期的音乐建设
第三节在坚持抗战和争取民主的斗争中的音乐创作
第四节马思聪及其音乐创作
第五节谭小麟等人及其音乐创作
第六节长期居留中国的外籍音乐家的活动和创作

第八章40年代边区与解放区的音乐
第一节边区与解放区的音乐生活概貌
第二节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新秧歌运动及秧歌剧的发展
第四节新歌剧的发展
结束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