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虚拟货币与虚拟银行学/虚拟金融帝国的理论与实践

虚拟货币与虚拟银行学/虚拟金融帝国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3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徐晋 编著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047939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主要研究虚拟货币与虚拟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架构,下篇提供了虚拟金融帝国的生动实践。     上篇首先讨论了虚拟货币的基本概念,探讨了虚拟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虚拟信用的概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虚拟利率与虚拟利息的实质与种类,以及虚拟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同时构想了虚拟金融工具及虚拟金融衍生品,构想了虚拟银行机构,探讨了虚拟银行的职能与监管。然后讨论了虚拟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虚拟货币的均衡问题。最后讨论了虚拟通货膨胀以及虚拟外汇与虚拟汇率问题。     下篇描述了网上虚拟王国网易、腾讯、第二人生、星战帝国、网络虚拟电子黄金E-gold以及百度的虚拟货币的发展状况。     本书适合网络产业从业者、网络玩家以及金融从业和研究人员等相关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徐晋,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硕士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陕西省产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或参研多项重量与省部级课题。是平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与奠基者,虚拟货币与虚拟银行学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目录
上篇  虚拟金融理论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几个定义的说明     第二章  虚拟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生活中的虚拟货币       第二节  虚拟货币的起源       第三节  虚拟物品交易       第四节  虚拟货币的发展       第五节  虚拟货币的职能       第六节  虚拟货币的演变     第三章  虚拟信用       第一节  虚拟信用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虚拟银行信用       第三节  虚拟消费信用       第四节  虚拟国家信用       第五节  虚拟商业信用     第四章  虚拟利率与虚拟利息       第一节  虚拟利率的起源       第二节  虚拟利率的实质与种类     第三节  虚拟利率的计算与决定因素         第四节  虚拟利率的作用     第五节  虚拟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第五章  虚拟金融工具     第一节  虚拟金融工具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虚拟金融工具概述     第三节  短期虚拟金融工具     第四节  长期虚拟金融工具:虚拟股票     第五节  长期虚拟金融工具:虚拟债券     第六节  虚拟金融衍生品     第七节 电子虚拟黄金——E-gold的私人金本位   第六章  虚拟银行机构   第一节  虚拟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虚拟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和组织    第三节  虚拟商业银行的负债资产业务    第四节  虚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第五节  虚拟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构想   第六节  虚拟中央银行的产生    第七节  虚拟中央银行的职能初探   第八节  虚拟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与监管   第七章  虚拟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虚拟货币及其种类     第二节  虚拟货币的供给     第三节  虚拟货币的需求     第四节  虚拟货币的均衡   第八章  虚拟通货膨胀     第一节  虚拟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第二节  虚拟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虚拟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四节  虚拟通货膨胀的管理和预防   第九章  虚拟外汇与虚拟汇率     第一节  虚拟外汇的基本概念   …… 下篇  虚拟金融帝国     第十章  网易帝国     第十一章  腾讯帝国     第十二章  第一人生帝国     第十三章  星战帝国   第十四章  网络虚拟电子黄金E-gold   第十五章  百度王国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童 引言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提出 所谓虚拟,当然是和现实相互对应的。虚拟和现实,实质上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同时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汉语定义上来说,虚拟是:①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情况;②凭想象编造的。 那么虚拟货币,或者虚拟银行,也许可以假定为“不符合事实的货币”或者“不符合事实的银行”,或者就是“凭想象编造的货币”或者“凭想象编造的银行”。至少应该成为目前定义虚拟货币与虚拟银行的主要出发点,但是也应该随着网络虚拟社区的发展而发展。 现在人们对虚拟货币的讨论正处于热点,但是对虚拟货币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却存在着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没有人对此进行明确的定义。也可能是存在很多困惑,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的所谓虚拟货币,也许就成为人们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广泛使用并被接受的现实货币。或者,现实货币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虚拟网络上的虚拟货币。 这就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所谓等价并不仅仅指物质的等价,更可能指一般劳动的等价。 关键在于“虚拟”的概念更为广泛,广泛到现实货币的一般等价物的概念在虚拟社区中可能存在扭曲。我们认识到的一般劳动的等价,比如,在虚拟社区中进行工作、消费等所获得的产品,应该包含了人的一般劳动。举个例子,在某些游戏里面,需要经过一个月的劳动才可能获得一把“屠龙刀”,而这把刀可以卖到网络虚拟货币2000元以上,如果按1:1折算人民币也要2000元。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如果是现实的刀,那么这把刀本身就可能确实值2 000元,或者说不可能无成本地制造出来。但是,作为虚拟的刀,就可以无成本地制造出来——这仅仅是游戏控制者对游戏参数的简单修改而已。 这就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虚拟货币作为虚拟社区的一般等价物,是否可以扩张到现实领域?现实领域中的货币,是否可以扩展成为虚拟社区的一般等价物?既然虚拟物体可以无成本生产与控制,那么不同虚拟社区的货币或者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