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4版)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4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明德//孙小菡 著
  • 出版日期: 2009-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14305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第3版出版至今已有5个年头了,光纤通信市场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隆冬时期之后,撇去破碎的网络泡沫,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光纤通信技术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书在“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旨在详细阐明光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光通信系统与设计的实际,以及光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以满足高年级本科生及低年级研究生学习光通信技术的需要,同时亦可供从事光通信技术工作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读者只要具有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及电磁场理论的基本知识,就可阅读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旨在详细阐明光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光通信系统与设计的实际,以及光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以满足高年级本科生及低年级研究生学习光通信技术的需要,同时亦可供从事光通信技术工作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光通信的特点、历史、系统结构组成;第2章介绍光纤传输原理与特性、光无源器件;第3章介绍光源与光发送机,包括半导体光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特性;第4章介绍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对光接收机的性能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第5章对半导体光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原理、特性进行详细讨论;第6章为光通信系统,首先对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性能进展及设计进行详细介绍,接着对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及更复杂的光纤通信系统,如相干光纤通信、波分复用(WDM)系统、孤子通信系统等进行讨论;第7章为光网络,在简要介绍网络拓扑结构、光交换的基础上,着重介绍SDH同步传送网及wDM光网络,最后介绍光接入网。
目录
1 光纤通信概论 2 光纤 3 光源与光发送机 4 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5 光放大器 6 光纤通信系统 7 光网络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摘要
    1 光纤通信概论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及社会活动中,常常需要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遥远的另一个地方,这种信息的传递称为通信。通信必须依靠通信系统来完成。任何一个通信系统均包括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发送、传输和接收,光纤通信也不例外。需要传送的信息在发送端输入到发送机中,将信息叠加或调制到作为信息信号载体的一个正弦电磁波(即所谓的载波)上,然后将已调制的载波通过传输媒质传送到远处的接收端,由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信息。通常,信息的载波是射频波、微波、毫米波等,传输媒质为金属导线、同轴电缆、金属波导管或大气等。但以光波为载波、光纤作为传输媒质的光纤通信异军突起,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现代通信产业的支柱,是通信目前的一次革命。 本章概述光通信的发展史、通信系统中信号与调制的基本问题、光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等。 1.1 光纤通信技术的演进 利用光进行通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我国古代使用的烽火台就是大气光通信的优选例子。后来的手旗、灯光甚至交通红绿灯等均可划人光通信的范畴,但可惜它们所能传递的距离和信息量都是十分有限的。 近代光通信的雏形可追溯到1880年Bell发明的光电话:用阳光作为光源、硒晶体作为光接收检测器件,通过200m的大气空间成功地传送了语音信号。虽然在以后几十年中,人们对Bell的光电话具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光源及严重的大气衰减,这种大气通信光电话未能像其他电通信方式那样得到发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