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哲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哲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贾泽林 等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4-15
  • 商品条码: 9787100040006
  • 版次: 0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①在俄罗斯的哲学领域里发生的一切,是我们这部书研究和阐述的对象。具体说来,在这本书里我们将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阐述90年代“俄罗斯哲学”之前,首先对80年代与90年代的“衔接部”予以特别的关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是由“苏联哲学”向“后苏联哲学”即当今的“俄罗斯哲学”“转折”的关键时刻。本书的第一章对属于“苏联时期”的1990年和1991年里在哲学领域中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在揭示苏联和苏联哲学剧变的深层原因方面,进行了尝试。 第二,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部分是阐述从1992年到1999年的“俄罗斯哲学”。世人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在那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曾经在长达74年之久的时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大国里,在“苏联”不存在之后,在“苏联哲学”终结了之后.究竟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在阐述1992年到1999年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哲学时,我们关注的是当今俄罗斯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领域,谈到的是这些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些问题。我们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揭示哲学领域发生的那些重大而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无意对哲学各个领域做逐一地、面面俱到地介绍。例如我们在书中没有涉及逻辑、美学、科学哲学等内容。在章节的安排上,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形式服从内容,不求外表上的整齐划一,章节的长短依其重要性而定,该长的则长,该短的则短。 第三,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人们很喜欢对所研讨的对象在21世纪将会怎样变化作出展望。在本书的末尾,我们也将试着谈谈“俄罗斯哲学”的“未来”即它在21世纪的前景。不过我们深知:在20世纪的余晖未尽之时,当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尚且模糊不清的时候,谈论“俄罗斯哲学”的未来和对它在21世纪的前景进行展望,是不可能很有把握的。但如果从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可能性方面对它的未来做一些推测,这样做或许不至于被认为是多此一举。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从1990年到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与“苏联哲学”的终结   一 历史把握的重要性   二 “苏联哲学”终结于“改革”的.失败中   三 理论和哲学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   四 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两部有代表性的哲学作品看“苏联哲学”的“极限”   五 “苏联哲学”终结的启示意义 第二章 从1992年到1999年12月——俄罗斯哲学的状况   一 “混乱年代”与俄罗斯和俄罗斯哲学的命运   二 对哲学的重新理解、定位和定义   三 俄罗斯哲学的走向   四 俄罗斯哲学界关注的主要领域和问题   五 近年来哲学和人文科学的一般状况及     对其所作的评价 第三章 理论哲学   一 关于“哲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   二 现今“哲学”的结构   三 哲学体例方面的变化   四 现今的“哲学”定义及“哲学基本问题”   五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新理解   六 现在怎样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七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态度 第四章  社会哲学   一“社会哲学”的含义   二 “社会哲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三 “社会形态理论”与“文明类型理论”   四 对苏联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再认识 第五章  政治哲学   一 政治学、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二 定义、对象和框架   三 现代化与文明冲突   四 非暴力伦理学   五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第六章  历史哲学   一 历史哲学的地位、定义和建构   二 对“立国”和“复兴”依据的寻求 第七章  人学、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   一 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二“入学”的内容   三 《入学大纲》、《哲学人类学》   和《俄罗斯拥有的人的潜力方案》 …… 第八章  宗教哲学 第九章  哲学史 第十章  俄罗斯的未来与俄罗斯哲学的未来(代结束语)
摘要
    第一章  从1990年到1991年12月    ——“苏联”的解体与   “苏联哲学”的终结     历史把握的重要性 本书的主要内容阐述的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但“90年代”当然涵盖着1990年和1991年,而这两年则属于“苏联时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重要性上说,我们都不能忽略从1990年起到1991年12月这一时期的“苏联哲学”。    从1990年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时间虽短,仅有两年,但由于它是由“苏联”向“后苏联”转折的关键历史时刻,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20世纪的百年间,在一个像苏俄这样的大国里,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发生两次根本转变,在世界上可以说仅此一例。深入研究和剖析这两年在苏联发生的种种事态,对于我们了解苏联剧变的原因,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苏联在1991年12月解体,曾被很多人看成是“突发”的,不带有“必然性”。就“苏联哲学”来说,虽说它在80年代末已经呈现出“激变”和“混乱”的“态势”,但说在1990年到1991年12月它马上就要“终结”,这样的“征兆”在那时也并不是很明显。但苏联的解体和苏联哲学的终结却不期而至,而且“解体”和“终结”一经发生,便来得十分,前后判若两个截然相反的东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从苏联的“存在”到“解体”,从苏联哲学的“存在”到“终结”,为什么来得这么快速?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