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出版产业散论

出版产业散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周蔚华 著
  • 出版日期: 2009-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64438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出版界有一批既从事出版实际工作又对出版理论研究有一定兴趣的“两栖”出版人,他们以自己的理论研究支撑和推动着出版实践,反过来又以自己的出版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版理论,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周蔚华同志就属于这种“两栖”出版人,他近年来在自身从事出版实践工作的同时,还就出版产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些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文章。近日他将自己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出版产业散论》为题结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付梓前,他邀我作序。粗看了该书,我认为把理论研究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就出版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
谈点个人的看法。
目录
<DIV class=right_content>序<BR>一、出版产业论<BR>新规则新需求下的出版业 <BR>中国出版5年产业背景 <BR>  知识经济与出版产业 <BR>  出版的产业定位和经济功能 <BR>  出版发展的历程与出版功能转换 <BR>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结构分析 <BR>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供求分析 <BR>  中国图书出版的产业关联分析 <BR>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经济分析 <BR>  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BR>  从出版物的双重属性看出版者的社会责任 <BR>  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 <BR>  2005—2006年图书出版业发展报告 <BR>二、出版改革论<BR>  试论深化出版改革 <BR>  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回顾、经验和当前的重点 <BR>  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出版改革的症结所在 <BR>  建立有效的出版竞争机制 <BR>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垄断分析 <BR>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问题、对策和发展趋势 <BR>  事业部制打造高效的流程模式 <BR>  维护出版生态平衡 促进书业和谐发展 <BR>  出版转型条件下总编辑的职责 <BR>三、大学出版论<BR>  中国大学出版激荡30年 <BR>  积极探索大学出版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出版社发展道路 <BR>  树立科学出版发展观,深化高校出版业改革 <BR>  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战略选择 <BR>  高校出版社改革不能搞“一刀切” <BR>  考察美国大学出版社后的思考 <BR>  围绕“大学”“出版”,办好《大学出版》 <BR>四、网络出版论<BR>  加快信息化网络化步伐,促进出版转型 <BR>  网络出版的兴起及其影响 <BR>  现代网络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 <BR>  书业电子商务及图书营销 <BR>  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数字化模式 <BR>  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 <BR>  盈利模式创新是当前出版转型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BR>五、选题策划论<BR>  选题环境分析论 <BR>  选题策划关系论 <BR>  选题策划意识论 <BR>  选题策划创新论 <BR>  整合营销策划论 <BR>  选题策划方法论 <BR>  策划编辑修养论 <BR>  选题策划实践论(上) <BR>  选题策划实践论(下) <BR>  选题策划陷阱论<BR>六、出版热点论<BR>  当代中国出版的“灵”与“肉” <BR>  论中国出版物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及途径 <BR>  我国教育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BR>  借鉴大众出版,创新教育读物 <BR>  关于发行工作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BR>  关于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BR>  环境分析法在出版管理中的应用 <BR>  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在出版产业的运用 <BR>  朱兰质量管理理论对我国出版业的启示 <BR>  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之比较 <BR>  美国的EMBA教育及对我们的启示 <BR>附录<BR>  关于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BR>  关于加大对高校出版社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建议 <BR>  关于通过组建专业出版集团进一步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建议 <BR>  转制大背景下的大学出版社(访谈录) <BR>后记</DIV>
<DIV class=right_content>&nbsp;</DIV>
摘要
     新规则新需求下的出版业——近年中国出版业经济环境述评 境分析法是产业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环境分析是要把产业的发展放到一个更加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来考量。只有正确分析产业发展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才能有正确科学的产业定位,也才能找到这一产业发展的方向。这里仅就当前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做一些简要分析。 一、变革的时代:新变化形成新规则 这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和世界经济都发生着靠前的变化,使得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分析我们所处的出版环境。在我看来,从大的经济环境方面,有四个方面的变化对中国 的出版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1.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出版的影响 现代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的扩张本性以及交往的普遍化等,使得人类历史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通讯和信息交流手段日新月异,交通状况、支付手段有了质的变化,使劳动力、资本、物资以及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种种空间障碍。人的交往能力和交往空间也有了极大提高,经济交往的规模和频率大为提高,促进了经济组织的革新,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生产要素和世界市场进行新的整合。这一切都使得“世界历史”的进程加快,全球化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已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