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

  • 字数: 1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韩巍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8
  • 商品条码: 97873011456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之《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介绍了从远古至秦统一的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史,在梳理数十年来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定居与青铜工艺这两项具有标志性的文明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对冶铁、铸币、建筑、漆器、丝织等方面的发展演进也有涉及。不仅能帮助一般读者了解先秦时期物质文明发展的概况,也能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参考。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本册介绍了从远古至秦统一的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史,在梳理数十年来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定居与青铜工艺这两项具有标志性的文明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对冶铁、铸币、建筑、漆器、丝织等方面的发展演进也有涉及。不仅能帮助一般读者了解先秦时期物质文明发展的概况,也能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韩巍,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系和中文系古文献专业,获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商周考古、古文字与出土文献。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经济和技术 一 农业的起源 二 手工业的发展 三 建筑技术的进步 第二章 灿烂的青铜文化 一 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 三大青铜文化系统 三 形形色色的青铜器 第三章 青铜时代的物质基础 一 青铜原料的开采和冶炼 二 青铜器的铸造 三 青铜工业带动下的手工业生产 第四章 铁器时代的巨大进步 一 冶铁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与农业生产的进步 三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 第五章 东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大繁荣 一 新技术的采用 二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三 东周列国的货币和度量衡 四 商业都会与富商巨贾 第六章 先秦都邑的变迁 一 夏商都城和方国城邑 二 周代都城的发展 三 东周诸侯国都邑的繁荣 第七章 先秦时期的风俗和礼制 一 先秦礼俗面面观 二 先秦礼制在考古学上的反映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经济和技术     一、农业的起源 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都发生在最早出现农业经济的地方,都是农业文明。这种情形,绝非偶然。农业作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增加成为可能,而人口增加,社会关系就变得复杂。由于农业提供的食物储备,一些社会成员才有可能脱离食物生产,转而从事其他行业乃至专门的社会管理,社会的经济、政治、艺术、文化才会不断发展。总之,农业的发明之于人类历史实乃划时代的事件,以至有人将其称为“农业革命”。     在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农业是由神农氏发明的。《易•系辞下》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书》也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菜??之实。”《白虎通•号》的描述更生动:“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