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博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8
  • 商品条码: 978730114607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本册上起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下讫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简洁清晰的笔调勾勒了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及思想的形成和源流,尤其重点介绍了儒、道、墨、法、名、兵等诸家的思想。此书可以帮助读者对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有一脉络清晰、简易准确的了解。
作者简介
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中国古代思想。主要著作有:《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庄子哲学》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地理与经济 一 地理 二 农业 三 商业 第二章 居民、村落、城市与国家 一 居民 二 村落、城市与国家 第三章 文字、文献与文学 一 文字 二 文献 三 文学 第四章 礼乐文明 一 礼 二 宗法制度 三 乐 四 礼器与乐器 第五章 宗教与信仰 一 天神与祖先崇拜 二 筮占与《周易》 三 占星术 四 巫和史 第六章 孔子与儒家 一 士人和私学的兴起 二 孔子与儒家 三 礼乐与人性 四 仁义与人道 五 六经的意义 第七章 道家 一 老子、庄子与黄老 二 虚无与因循 三 形名与形神 四 齐物与逍遥 第八章 墨家、法家、名家与阴阳家 一 墨家 二 法家了 三 名家 四 阴阳家 五 兵家与《孙子兵法》 六 从百家到一统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地理与经济     三  商业 商业的起源当然要晚于农业,但简单的产品交换和贸易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发生了。其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扩大以及专业分工的细化,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就手工业而言,其最古老的形态是石器的制作,然后是陶器、木器和玉器等。铜器最早发现于仰韶文化早期,大约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之间。到了夏代,青铜冶铸技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包括鼎在内的青铜礼器普遍使用。商周时代,无论从制作的工艺还是其宗教和秩序的功能上来看,青铜文化都达到了很好,学者们甚至把这一时期称为中国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制造的带动,此时期陶器、玉器等的制造都达到了新的阶段,纺织业比较发达,造车的技术也已经出现。传说中夏代的奚仲作车,考古学上发现的最早的车是在殷商时期。 需要说明的是,从夏到西周的手工业产品主要并不具有商品的性质。此时实行“工商食官”的制度,即由官府来管理手工业的生产和交换,以满足贵族阶层的需要,所以真正的商业活动并不发达。至少从春秋中期开始,以交换为目的的手工业生产开始出现并迅速扩大,手工业者被称为“百工”或者“工肆之人”,他们制作的产品主要放在“肆”里买卖。《论语•子张》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正是对当时情形的描述。生产环节之外,在流通的领域也出现了专门从事货物贩运和商品交换的商人,《管子•小匡》说他们“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与此种情形相对应,商品制造中心和商业中心大量出现,商人也渐渐地走向社会活动的中心。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