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

  • 字数: 2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程惠霞 著
  • 出版日期: 2009-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95094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果想对本书的内容结构有一个优选的理解,建议读者先看目录。     第一章首先就本课题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向读者陈述中小金融机构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焦点,试图表明脱离泛泛而论的对策研究,将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纳入一个宏观整体框架,并佐以案例研究,提出建构可持续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国金融生态重构的关系,创新性地将公共部门纳入可持续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构建中。 第二章梳理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以事实说明中小金融机构在中间业务与金融创新、填补县域“金融真空”、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金融地位,表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与金融生态重构存在较高的相关度。 第三章在中小金融机构竞争的“五力”模型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中国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挑战与发展机遇,并以一个案例剖解中小金融机构自身问题及其改善方向。该部分还介绍了后WTO时期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消除金融抑制、问题机构市场化退出、农信社改革、小额信贷公司扩张等措施。 第四章基于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信用担保能力、网络覆盖范围、业务范围、服务手段与社会地位等现实基础,对其生存与发展进行战略分析。因为“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哲学命题,必须转换为相应的战略与策略探索。这一部分在理论上提出“四维度”动态选择模型,强调环境变迁中的中小金融机构模式必须“因势而变”,但不变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与管理技术等制度与技术保障。 第五章在机构化与系统化战略分析基础上,运用“价值链”和USP分析工具解构中小金融机构的价值创造过程,通过寻找“独特卖点”发展“核心竞争力”,将发展模式具体化,构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策略的矩阵模型。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调查问卷等研究方式,剖解经营绩效较好的中小金融机构,验证了价值链矩阵策略模型的有效性。 第六章的核心是强调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它更是一个涉及公共部门、中小金融机构和公众的公共问题。微观层面的发展策略与模式无法绕开宏观金融生态的重构与优化。基于构建可持续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角度,金融生态重构所涉及两个维度——政府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适度距离、开放条件下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模式——都在本章有详细阐述。
作者简介
程惠霞(1973-),汉族。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金融与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研究与教学工作,专注于中小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金融研究》、《保险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国际贸易问题》、《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立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两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已结项),曾经参与“应对反倾销”、“产业损害幅度计算”等国家部委委托景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构建可持续发展中小金融体系的基石:历史变迁与金融地位   第一节  中国中小金融机构内涵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中小金融机构地位分析 第三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背景、问题与机遇   第一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背景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第三节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中小金融机构战略规划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模式选择的动态模型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基于价值链解构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解构中小金融机构价值链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策略选择-模型构建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重构   第一节  中小金融机构与金融生态   第二节  基于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重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绪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基于中国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特征,国内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非国有”或“体制外、银行的研究。当时将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等非国有商业银行等同于中小银行,并由此开始了中国金融体系如何变革实现金融效率的深入研究。目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关注焦点同样着眼于银行类中小金融机构,但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与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类中小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大家的研究视野。总的来看,中小金融机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内涵界定、发展必要性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其中必要性方面的“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关系研究已经得到长足发展。     一、中小金融机构内涵界定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与历史沿革的差异,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银行、中小企业一样面临着内涵认识与界定方面的问题。 有学者这样界定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一般主要是指相对于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而言,其宏观调控能力、资产负债规模、信用担保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机构整体功能及服务手段、社会地位等明显低于国有银行的一类金融群体。这类金融群体主要包括城乡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各种地方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事实上,这个概念的指向是中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基本范围,而不是真正的中小金融机构内涵。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