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凌汛计算规范 SL 428-2008

凌汛计算规范 SL 428-2008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本社 编
  • 出版日期: 2008-12-01
  • 商品条码: 155084607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2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文件《关于配合做好2002和2003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水总局科20043 2号文)的工作安排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吸收了近年来我国寒冷地区凌汛计算的经验和较成熟的科研成果。根据凌汛计算的主要内容,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资料、河流凌汛分析计算和工程凌汛分析计算,共5章19节97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提出了收集整理的基本资料内容和对基本资料复核评价的要求; ——提出了河流凌汛分析计算的内容和方法,重点对热平衡因素计算、冰塞洪水分析计算、冰坝洪水分析计算、凌峰流量分析计算作了规定; ——提出了工程凌汛分析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所涉及工程主要有水库工程、引水明渠工程、堤防工程、分水防凌工程、施工导流工程及其他跨河工程。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资料   3.1  基本资料收集整理   3.2  基本资料复核评价 4  河流凌汛分析计算 4.1  一般规定 4.2  河流冰情特征值的统计与计算 4.3  河流凌汛的热力条件分析计算 4.4  河流凌汛的动力条件分析计算 4.5  河流凌汛的河道边界条件分析计算 4.6  冰塞洪水分析计算 4.7  冰坝洪水分析计算 4.8  融冰洪水分析计算 4.9  水位与流量关系拟定 4.10  冰下过流能力计算 5  工程凌汛分析计算 5.1  一般规定 5.2  水库工程 5.3  输水明渠工程 5.4  堤防工程 5.5  分水防凌工程 5.6  施工导流工程 5.7  其他跨河工程 附录A  热平衡因素计算 附录B  冰塞洪水分析计算 附录C  冰坝洪水分析计算 附录D  凌峰流量分析计算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摘要
    3 基本资料 3.1  基本资料收集整理     3.1.1  根据凌汛计算需要,应收集、整理江河沿线及工程所涉及地区、河段的下列全部或部分基本资料: 1  地区及河段自然地理概况,主要包括水系、地理位置、高程、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 2  水文站及气象站点位置、高程、级别,观测起始时间、观测项目。 3  河道的冰情观测资料,包括初冰、流冰花、流冰、终冰、封冻、解冻等冰情现象的特征日期,流冰花的疏密度、总量和优选冰花流量,流冰的疏密度、总量和优选冰流量、优选流冰块的尺寸和冰速,优选冰厚、冰花厚及其发生日期,河流封冻长度,稳封期的冰盖厚度等。 4  冰塞、冰坝的观测资料,包括冰塞、冰坝的发生位置、时问、流量、壅水位、历史凌汛决口与灾害情况,以及冰塞、冰坝的其他专门观测资料(冰塞、冰坝体的范围、体积及厚度,冰塞、冰坝下过流量,冰情图)。 5  影响凌汛成因的河道特征、热力因素、动力因素等资料。 6  用于输水渠道凌汛计算模型验证及参数率定的专项观测资料。 7  流域已建和在建的蓄引提水工程,堤防、分洪(凌)、蓄滞凌水工程的凌汛观测资料。 8  水利水电工程及其他跨河建筑物等工程设计指标。 9  有关调查资料、研究成果、专项及实验报告等资料。     3.1.2  对收集的资料、分析计算和研究成果,应说明其来源、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适用范围。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