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预防医学(第3版)(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

预防医学(第3版)(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

  • 字数: 67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 袁聚祥,毕力夫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811164695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以信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在诸多重大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类基因组框架图计划的顺利实施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预防医学遇到了靠前的发展机遇,得以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相结合,以各学科,包括非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主导方向;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而表现为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传统的现场研究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本学科在注重器质性疾病预防的同时,还应注重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预防与保健相结合,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目标;医学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并逐渐实现以社会预防为主,以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本书编写过程中在有关章节分别介绍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本次编写过程中,为适应当前医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预防医学》教材的基础上,在反复征求原参编单位的意见之后,认真收集教师、学生和广大读者对第二版的内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各方面的意见,提交第三版编写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由华北煤炭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内蒙古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等共同组成的第三版《预防医学》教材编委会进行了认真编写。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调整的比例掌握在30%左右,以保持第二版的风格,并强调实用性、优选性和便于阅读。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和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本版教材还同时配备了辅导教材。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  食物营养与健康   第四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五章  社会心理环境与健康 第二篇  医学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  医学统计概述   第七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第九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十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十一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第十二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第十三章  SPSS统计软件应用 第三篇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第十四章  流行病学概述   第十五章  疾病的分布   第十六章  观察性研究   第十七章  实验性研究   第十八章  病因研究   第十九章  循证医学   第二十章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四篇  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第二十一章  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二十二章  卫生保健策略   第二十三章  初级卫生保健     第二十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   第二十五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二十六章  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监督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摘要
    第一章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相对于某中心事物而言的周围情况。环境和人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不仅为生存而适应环境,还要开发利用和改造环境。由于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环境质量降低,导致环境污染,致使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人类健康,必须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人   一、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人类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的外部条件。人类的环境,中心就是人类。人类本身就是地球物质发展的产物,人类不能脱离客观环境而生存,而是在环境中不断地进化和发展,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壤、矿藏、工厂、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预防医学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   (二)环境分类   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人类的自然环境由空气、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矿物质、植物、动物等环境因素组成。自然环境包括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两部分。 (1)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环境,其中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小气候以及秀丽的风光等都是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由于地球结构的原因,造成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导致体内出现相应元素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地方病(endemic disease)。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