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性:中国重撰

现代性:中国重撰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姜义华 著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9133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就是现代性的中国重撰,同现代性本身的书写一样,是一个至今仍在持续之中,将来还将继续相当长时段的历史过程。 现代性的中国书写和现代性的中国重撰,大致说来,经历着三个阶段: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书写与重撰,以劳动为核心的现代性书写与重撰,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性书写与重撰。这三个阶段既具有依次推进的历时性,又具有互相合作、互相依存、难以分割的同时性。这就是说,由以资本为核心到以劳动为核心再到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代表着现代性书写与重撰一步步深化,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为前一阶段必然归趋。但三者又不是在前一阶段结束之后方进入后一阶段的,后一阶段实际上早已孕育在前一阶段之中,当后一阶段到来时,前一阶段的现代性仍然在继续,成为后一阶段现代性的基础或补充,所以,这三个阶段,又可视为现代性发展中陆续展开的三个不同层面。主观地想超越或避开第一阶段而直接进入第二或第三阶段,最终总是成为一出出乌托邦喜剧、悲剧或闹剧。 现代性的书写和重撰,是13亿中国人正倾注全力,专心致志从事的事业。回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性核心观念形成和演进的历程,当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目录
第一编 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的世纪演绎     一、时间坐标上的演绎     二、外铄型的别样内涵     三、小农社会基础上民族主义的双重性     四、民族主义的新境界   清末孙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西学渊源     一、深厚的西学渊源     二、宏大的世界视野和历史意识     三、现代文明的自觉认同     四、对经济理论的密切关注     五、值得重视的军事学养   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新构建:析孙中山《民族主义》演讲     一、从族类观念到民族观念     二、天然力、政治力、经济力与民族问题本质     三、固有宗族、道德、智能、能力与近代民族精神     四、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   民族文化共同体构建中的中国“国学”     一、“国学”一词的本土意义和日本演绎     二、清末国粹主义者国故论衡     三、尊孔与反孔斗争中的传统文化重估     四、国学的重新构建及其分野   民族文化共同体构建中的胡适“全盘西化论”     一、胡适因“全盘西化论”而死     二、本土文化建设之争中的“全盘西化论”     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反省   在文明转型和民族复兴中发现与创造:中国社会科学百年视域和语境     一、一株参天大树     二、民族复兴中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三、文明转型中价值的提升     四、三次历史性飞跃     五、一支不可摧的中坚力量 第二编 国权与民权:近代国家意识的诞生   中国近代国家意识的形成     一、历史形成的中国和“中国”这一名称的历史     二、主权意识、民权意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三、对国际霸权的抗击和中国的国际平等意识     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有容乃大”的开放意识   …… 第三编 伦理,?即嬗肴说淖鹧? 第四篇 人性、人权、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编 社会主义模式探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