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章 导论 统观世界,高等教育已演变成为巨型的企业。“企业”这个词在这里,是有一定用意的,因为不仅政府、学生和私营企业对高等教育的公共和私人投资不断上升,而且可以用经营企业的方式管理高等教育(Amaral,Meek and Larsen,2003)。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不断增加的现象,导致高等教育经费开支占据公共预算的一大部分,并产生了高校如何经营管理的问题。简而言之,来自政治压力需要控制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的公共资金,而且需要对这一系统建立高效有力的组织管理模式,这些已成为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议程上的突出问题。随着公共开支的缩减,人们开始担心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质量会下降,因而需要调整高等教育机构和它们各种不同顾客以及资助者之间的关系。做何选择才能使依然需要庞大资助的大学趋向满足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呢?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能够观察到许多西方欧洲国家政府的传统角色发生了变化(Neave and Van Vught,1991)。政府的威信、决策的方式、实施的途径、监管的方式、预算的机制以及对州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垄断都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结果导致政府和高等教育供给者之间出现了新的等级弱化关系,政府和行政人员开始尝试用市场导向的管理和组织模式。然而,这些组织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有它自已的问题,并且“市场”的角色现在备受争议,即使那些传统上主要依靠公共供给和公共资助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也是这样。本书主要采用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旨在系统分析高等教育部门在管理、资金和组织方面引进市场导向机制的重大意义。而且,本书的贡献在于向读者展现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并对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系统注入市场力量后很近出现的动态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