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葫芦·艺术及其他

葫芦·艺术及其他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游琪
  • 出版日期: 2008-12-13
  • 商品条码: 97871000583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本文集全面地反映葫芦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探讨了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葫芦文化的开发与文化自觉;葫芦在民俗中的内涵;彝族葫芦民俗与三观求解;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中华葫芦工艺的起源与传承;根植葫芦文化打造葫芦山庄;发挥展馆优势弘扬葫芦文化等内容。
内容简介
在葫芦岛论葫芦文化,这在你的文化活动操持中,不无传奇色彩。在几年前,我曾用古老的谶纬学方士小技解读过你的姓名,我说:“你姓名中的‘琪’字很有讲究,《尔雅·释地·九》中云:‘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询、圩、琪焉。’你这块美玉,出自关东北镇山医巫间山中,你肯定要和辽西走廊这块宝地有不解之缘,此地东北靠医巫闾山,东南临渤海辽东湾,是一块风水宝地。”现在看来,这块宝地正是葫芦岛;因此,不妨说你在葫芦岛成功地开展葫芦文化的重大研讨活动是一种命中注定的奇巧因缘。 这本文集全面地反映葫芦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探讨了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葫芦文化的开发与文化自觉;葫芦在民俗中的内涵;彝族葫芦民俗与三观求解;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中华葫芦工艺的起源与传承;根植葫芦文化打造葫芦山庄;发挥展馆优势弘扬葫芦文化等内容。
目录
和游琪会长闲话葫芦(代序) 在路上(代前言) 《葫芦与象征》序言 葫芦是人文瓜果 试谈葫芦文化的调查研究 《中国葫芦》读后记 《中国葫芦》前言 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 葫芦文化的开发与文化自觉 葫芦在民俗中的内涵 用“世界的眼光”面对葫芦文化 葫芦文化:释“壶”中之福 葫芦意象的审美超越 中国《葫芦救人》神话与西方《方舟救人》神话的比较研究——《圣经·创世记·方舟救人》神话来源于中国初探 彝族葫芦民俗与三观求解 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 关于葫芦文化的哲学思考 葫芦、向天坟及昆仑新解 葫芦里藏的什么药?——简论葫芦文化与中医学 葫芦模制工艺始于唐代说 中华葫芦工艺的起源与传承 创新是葫芦文化发展之重 根植葫芦文化打造葫芦山庄 基层民俗博物馆工作漫谈——与葫芦岛博物馆同仁交流与探讨 发挥展馆优势弘扬葫芦文化 附录  美国葫芦文化节亲历记
摘要
    葫芦是人文瓜果  钟敬文     葫芦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义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好些民族都有起源于葫芦的神话,葫芦被当做祖先的来源看待。从文献上看,我国古代民间就有以葫芦等为多子象征的信仰。后来道教兴起,葫芦被纳入其宗教体系,增加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佛教的传人和流布,也给予葫芦增添了新的花叶。现在民间传承的故事中,葫芦成为一种“灵物”。例如广泛流布的“宝葫芦”故事就说故事的主人翁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这表现了过去贫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使他们欲望得到满足的手段就是得到宝葫芦。     葫芦是中华文化中有丰富内涵的果实,它是一种人文瓜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     关于葫芦,中国从先秦到近代的文献都有涉及,现在民间还有相关的风俗、神话、传说等在流传,材料十分丰富。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三四十年代,就有一些学者,如闻一多等人,为了研究神话和古文化,接触到了葫芦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学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俗文化得到重视。许多学者,特别是地方的学者,在民族、民俗研究中再度开展了民俗文化活动,并取得了新的成绩。     而且这项研究现在已远远地超出了狭隘的国界,渐渐成为世界性从整体来看,葫芦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虽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但也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因此,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也正是中华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怀着热烈的心情,预祝会议得到预期的效果,为我国的葫芦文化研究踏出一条新路来。这个会议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此项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它对于此项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大力促进的作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