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哈尔滨档案

哈尔滨档案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澳)玛拉·穆斯塔芬|译者:李尧//郇忠
  • 出版日期: 2010-05-16
  • 商品条码: 978710106314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哈尔滨档案》是一部用档案材料、照片、书信文件和回忆记录等材料勾勒出来的家族史。它不只是描写家族成员悲欢离合的普通的家族历史,而是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移民在冲突发源地满洲的政治、战争漩涡中苦苦挣扎,以及在斯大林主义恐怖的漩涡中被吞没的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是一部发自内心地对集权政治的控诉的力作。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3万多个苏联家庭离开中国,返回他们向往的“祖国”。
    1937年6月,针对帮助德国和日本从事经济破坏和叛国活动的犯罪分子的大清洗很快从上层领导波及到全苏联。包括本书主人公奥尼库尔一家人在内的“哈尔滨人”都成了逮捕的对象,其中30,992人被处决。
    玛拉·穆斯塔芬,奥尼库尔家族的后裔,透过一张发黄的照片,揭开了尘封六十多年的历史真相。她发现的苏联内务部的“哈尔滨档案”,不仅揭开了家族悲惨命运的秘密,更将“哈尔滨人”惨遭大清洗的惊天秘密公之于世。
作者简介
玛拉·穆斯塔芬,出生于哈尔滨,1959年,5岁的玛拉随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她精通俄语及英语,做过外交官、记者。《哈尔滨档案》的英文版于2002年由兰登书屋出版,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赢得极高的靠前声誉,荣获澳大利亚国家传记文学奖。
目录
中文版前言
楔子  好奇心
里加的“宝藏”
泪洒高尔基市
满洲大草原
骨肉离散
从伪满洲国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10月的“黑渡鸦”
高尔基市的日本间谍
渡鸦去而复返
“哈尔滨命令”
幸存者
哈巴罗夫斯克的亲人
远东的奸细
平反昭雪
重返哈尔滨
去赫鲁晓夫的“处女地”还是去悉尼?
亲人的足迹
中文版后记
致谢
译后记

摘要
    1《哈尔滨档案》 作品相关
    情报人员与间谍——哈尔滨档案》是一部用档案材料、照片、书信文件和回忆记录等材料勾勒出来的家族史。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2《哈尔滨档案》 靠前部分
    回到加里娅的公寓,我被起居室里摆放?中国工艺品吸引住了——一尊胖乎乎的浅绿色玉佛、一套描金茶具、一幅上海码头绘画。还有一个蒙古银茶碗和几幅中国画与我父母亲悉尼家中的东西一模一样,一定是亚沙或者切斯娜从中国带回来的。

    3《哈尔滨档案》 第二部分
    逾越节一般在北半球的春季,因此,这张照片必定是在1936年春的某照的。那时候,扎列茨基一家刚从海拉尔搬到哈尔滨的新居。他们虽然不信教,但我曾外祖父基尔什很虔诚,所以,犹太人逾越节的一切仪式都必须举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