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与研究

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与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作者: 韩锺恩
  • 出版日期: 2008-11-01
  • 商品条码: 9787806923740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瞻前顾后,在我们进入21世纪并面对新的学科问题的时候,似乎更有必要对以往的历史踪迹进行一次追踪寻源,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不在日后的学术行程中迷途失踪。 为此,特编纂此文集,并冠名《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文集收编1981年至今的相关学术论文36篇,其类别包括以下四种: I.音乐美学哲学基础,20篇, Ⅱ.音乐美学对象与学科性质,7篇, Ⅲ.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争鸣,7篇, Ⅳ.相关专题,2篇。
目录
韩锤恩:前言 I.音乐美学哲学基础 王宁一:为什么要研究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蓝帆:对象与基础 茅原:音乐美学哲学基础的自我反思 高为杰:音乐美学的多元化 修海林:“反映论”与“主体论”——对美学哲学基础的思考 罗小平:杂谈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居其宏:音乐美学哲学基础之我见 魏廷格:音乐美学随想 王安国:“新潮”作品研究与音乐美学 乔伦:音乐审美主体能动的丰富性 韩锺恩:[说谎者]复活了与我们面临的抉择 费邓洪:值得注意的简单化倾向 金兆钧:开放·实证·支点 曹利群:音乐的运动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体验 谢嘉幸:听觉美感心理——音乐美学的“黑箱” 赵复泉:美学理论需要学术民主 韩锺恩:对音乐二重性的思考——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 萧梅:音乐本体观论析 赵宋光:关于音乐美学的基础、对象、方法的几点思考 韩锺恩:人与人相关——关于音乐美学哲学基础及其他的读解 Ⅱ.音乐美学对象与学科性质 何乾三: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初探 黄荟:音乐·音乐学·音乐美学 赵健伟:音乐美学·音乐学·音乐——与黄荟先生对话 韩锺恩:释[Aesthetics]并及音乐美学“论域”建构 韩锺恩:词与义——关于[现在音乐美学论域]及其[人与人相关]命题之[术语/概念体系]的读解与批判 杨赛: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崔莹:从对学科制度批判看音乐美学学科归属问题 Ⅲ.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争鸣 王宁一: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 费邓洪:关于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东西的质疑——与王宁一同志商榷 王宁一: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答费邓洪同志 茅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孙川:就《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一文向王宁一同志请教 王宁一:一个论题中的辩证法问题——答茅原同志 周海宏:“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梳理——兼再谈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Ⅳ.相关专题 陇菲(牛龙菲):音乐存在方式——同人之有关思路 武文华:音乐存在方式相关专著及论文索引(1985—2007) 韩锺恩:后记
摘要
    对象与基础  蓝帆     大凡要建设一门学科,总脱离不了对它的对象的界定。在对象上没有严格界定的学科,很难说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我赞成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音乐美学亦即音乐艺术哲学。美学在古代曾经和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混然一体。美学的独立品格曾长期受到压抑。     十九世纪,惟一从哲学角度给“美学”建立了一个较完整体系的是黑格尔(康德无疑对美学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他只讲美感经验,似乎还不足以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但是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在近代西方强大的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早已奄奄一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西方的两个文明同时向我们袭来,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也正以靠前的劲头阔步于我们的思想界。从来便是:主体所缺乏的要素必定对主体具有吸引力。但是,对于美学、音乐美学来说,目前在我国仍然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选择。一种选择是:沿着西方现代所经历的道路,力图把美学纳入实证科学轨道(处处要求实证);另一种选择仍可以是:沿着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和他们的批判者、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在前进中吸取一切可资借鉴的当代实证科学成果)。前一种叫做科学的美学,后一种则是哲学的美学。我以为,无论人们选择其中哪一条,如果搞得好,都可能对音乐美学做出新贡献。我们热烈期望:今后,在这两条道路上,都有大批仁人志士进行探索。科学上,多一点“道儿”,总是好事。     但如有人问我:你将作何选择?我的回答可能是:假如我从事音乐美学研究,我大约仍会选中哲学的美学这条路。我之所以要作这种选择,是由于我感到,美学方面的实证道路,今天在西方实际上已经陷入泥潭(其探索精神,未可全然否定)。西方的今天,美学(艺术也一样)正面临着被否定的危险,这个危险正来自实证主义。同时我还以为,现在的美学、音乐美学仍然存在着一种混沌状态。美学如果属哲学类,就不应该和具体的实证科学相混淆。然而时下流行的分类法都大有使美学包罗万有的趋势,美学似乎把实证科学的心理学、音乐生理学也囊括进来了。美学的这种状况或许正说明,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尚不成熟(正如人们所说,美学尚处于前科学阶段),美学的独立品格还没有得到确认。     今天,音乐社会学已有脱离美学而独立成章的走向,我以为这是正常的。进一步,我则主张把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也从音乐美学剥离开去。这主要是出于如下的考虑:音乐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有它的一套研究方法。音乐美学属哲学类,它的研究方法与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生理学很不相同。所以优选是让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也都各立门户,独自成章。这或许会使美学、音乐美学的自身品格、哲学面貌更清楚些。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