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孝经二十四孝注译

孝经二十四孝注译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 作者: 唐松波//耿葆贞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5082498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故事的材料可分两类:一是正史和经典著作,如《史记》、《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以及《论语》、《孟子》等,历目前有名的人物,如汉文帝、子路、曾参、闵损、孟宗、王祥等,材料均属这类。二是民间流传较广的故事,也见于笔记、小说或曲剧,如董永、蔡顺等。
    加入书中的故事,有些属于创作性质,特别是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方面。此外,还补充一些历史背景和知识。
内容简介
    《孝经》《二十四孝》是中华传统精品文化丛书之一。《孝经》在我国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奠基石,也是历代王朝推行德治的纲领。《孝经》的作者应为孔门后学,借孔子同曾子谈话的形式论述孝道。《二十四孝》是历目前尽孝典型人物事迹的汇编,民间曾广为传播,可作为《孝经》的辅助性读物。本书注译得当,图文并茂,知识性、可读性强,是家庭的推荐书,个人的推荐阅读书。
目录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二十四孝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为亲负米
五、啮指心痛
六、单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供亲
九、郭巨埋儿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母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母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心忧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亲涤溺器
二十四、弃官寻母
后记
配图

摘要
    开宗明义(章靠前)
    仲尼居①,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②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③,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鬟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④。《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⑤’”
    【提示】本章说明《孝经》全书的宗旨,强调孝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以孝为起点。
    【注释】
    ①居:坐;坐着。
    ②顺:作动词用,使天下和顺。
    ③参:曾子的名。敏:聪明。
    ④立身:即立人,儒家主要指品德修养。《易•说卦》:“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⑤“无念”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无”和“聿”(yu预)都是句首助词,无义。厥:他的。两句意为记着你的祖先,发扬他们的美德。
    【译文】
    孔子坐在家中,曾子陪坐在旁边。孔子说:“先王有至高无上的德和很好重要的道,用来治理天下,使得百姓和睦,上下无怨。你知道吗?”曾子离席起立回答说:“参资质驽钝,怎么能知道呢?”孔子说:“那是孝,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各种教化都是由它而生。你坐下,我给你讲。一个人的身躯、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敢使它们受到毁伤,这是孝的开始,修养品德推行圣人主张,使自己扬名于后世,为父母增光,这是孝的很终目标。孝,开始于事奉双亲,中间事奉国君,很后归结到修养品德。《大雅》上说:‘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