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营造传播磁场—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营造传播磁场—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 作者: 潘贤强
  • 出版日期: 200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9204702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提供大量配套的教学资源,特别是高水平的教材和专著;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科专业点的内涵发展,尤其是师资队伍的扩充和优化。 由袁勇麟教授和殷俊副教授组织和主编的《中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书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该书系一方面可以为新兴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师生提供优秀的教材,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一批有才华的教师通过编写这套教材获得继续提高学术水准的机会。
作者简介
潘贤强,1968年出生,福建省永春县人,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1994年调入福建日报社,先后担任编委会秘书、社办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曾在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挂任副处长(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 郭增榕,1951年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主任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71年入福建日报社工作,当过工人、记者、编辑。曾有多篇新闻作品获“福建好新闻”一、二等奖。负责编辑的福建日报《西岸观察》专栏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
目录
绪论 新闻不仅要吸引眼球 第一章 让故事更有趣些 第一节 新闻的支点是故事 第二节 让故事有趣的元素 第三节 从文学中得到启示 第二章 有效地采集故事 第一节 制订好的计划 第二节 挖出好的故事 第三节 抓住好的细节 第三章 精练地组织故事 第一节 报道的边界 第二节 写作的技巧 第三节 故事的表现 第四章 让解读更有力些 第一节 新闻的落点在解读 第二节 让解读有力的元素 第三节 客观性的山峰 第五章 故事与解读互动 第一节 时政社会新闻 第二节 经济民生新闻 第三节 话题新闻 第六章 让报道更具深度 第一节 认识深度 第二节 追求定制 第三节 坚持调查 第七章 培养新闻人的素质 第一节 靠阅读获取思想 第二节 把社区作为背景 第三节 呆在专业的口里 第八章 加强新闻报道策划 第一节 新闻报道离不开策划 第二节 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型 第三节 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 第九章 策划报道案例选析 案例一 聚焦泉州城市化系列报道的策划 案例二 “魅力?海峡西岸”专题版的策划 案例三 “三坊七巷”系列报道的策划 案例四 “亲历打工”体验式报道的策划 案例五 防抗台风“圣帕”报道的策划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让故事更有趣些 晚上8点起,报社夜班编辑部开始进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这一天中,本报记者以及通讯员、社会撰稿人传来的稿件,有几百篇之多。编辑部会在这时候讨论什么稿件可上头题,什么稿件还需要修改,什么稿件还需要补充采访,当然,有相当多的稿件没法被选用。 稿件没被选用,对于记者来说确实非常糟糕,但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跟往常一样,记者将采访得来的各种材料、信息堆积成一篇稿子,传给编辑部。当然,有时候,耐心的编辑会因对稿件中提及的新闻点感兴趣而叫他进行修改,但大多时候编辑并不会理睬他。 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有谁没有过这样的遭遇呢?很多人都有过。但我们首先要明白,编辑们最难以接受的是,看了这些堆积成山的材料后,看不到有哪个故事能把报道支撑起来。 记者们必须寻找事实、真相或者能够发人深省的话语,用以说服他们的编辑某个故事值得发表。这是问题的关键。 正如《华尔街臼报》头版资深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所说的:“我们中的有些人,就像我自己,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穿梭,写着不同的人和事。还有一些人,停留在一个地方,专注于某一类故事。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承担着一种责任,一种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两件事,就没有人理睬我们的作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