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戏曲的变革

晚清戏曲的变革

  • 字数: 51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么书仪 著
  • 出版日期: 2006-04-01
  • 商品条码: 9787020046942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晚清戏曲的变迁,牵连着诸多社会、文化的嬗递转型,本书从宫廷演剧与民间演剧的不同角度进行了考察,对晚清关公戏与伶人的关羽崇拜,伶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清末民初日本的戏曲爱好者等重要问题都有细致深入的研究,尤其对长期以来学界讳莫如深的“堂子”这一话题。 本书从三个方面讨论晚清戏曲的变革,即宫廷演剧、民间演剧与戏曲的 “环境”来讨论这一变革。主要内容包括清代皇家剧团和宫廷演剧的变革、徽班进京对晚清北京戏曲的影响、明清演剧目前男旦的兴衰、晚清戏曲与北京南城的“堂子”、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晚清优伶社会地位的变化、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等。
目录
自序 一 清代皇家剧团和宫廷演剧的变革   (一)景山、南府的两大皇家剧团   (二)乾隆时期:清代的第一次戏曲高潮   (三)“弘历热河行宫观剧图”的史事   (四)清代宫廷的“节戏”   (五)道光时代:升平署的建立   (六)成丰时代:新的演剧制度   (七)西太后时期:清代的第二次戏曲高潮   (八)西太后时代的“内廷供奉”   (九)结语   附录:漫谈“跳加官” 二 徽班进京对晚清北京戏曲的影响   (一)开场方式与剧目安排   (二)后台衣箱的分类管理   (三)歌郎营业的出现   附录:徽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 明清演剧目前男旦的兴衰   (一)明代中晚期的男旦   (二)乾隆年间的男旦   (三)清末民初的“四大名旦” 四 晚清戏曲与北京南城的“堂子”   (一)晚清作为娱乐业的“堂子”     1 相关用语的含义     2 “打茶围”行业的来历、形成和兴旺     3 “打茶围”的方式和歌郎的服务     4 以青春作为代价的暴利行业     5 歌郎的前途     6 “打茶围”的价格     7 歌郎的挑选和培训     8 晚清“堂子”的盛况与变化     9 “堂子”的衰败和终结   (二)晚清作为戏曲“科班”的“堂子”     1 道、成、同、光四朝名伶的出身     2 同、光时期“堂子”作为“科班”的职能     3 晚清“堂子”的生存情况     4 “堂子”的兴盛和衰败   (三)戏曲史叙述中的“堂子”     1 旧中国(含香港、台湾)对于“堂子”的叙述     2 建国以后“戏曲史”对于“堂子”的叙述     3 “戏曲史”上的“盲点”     附录:明清北京内城、外城示意图 五 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   (一)清代关公戏演出:禁令与热潮的交替   (二)光绪年间关公戏演出的鼎盛和禁忌     1 对作为角色的关公的禁忌     2 作为剧中人关公造型的义涵     3 演员心理上的敬畏     4 观众的期待   (三)关公戏鼎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六 晚清优伶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清代各朝有关戏曲和“优伶”的律令和执行   (二)晚清帝王对于优伶态度的变化   (三)晚清“内廷供奉”们的殊荣   (四)晚清官府执行有关优伶“定制”的松动   (五)晚清“名伶”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 七 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   (一)道光至光绪间出版的《都门纪略》   (二)嘉庆、道光年间的“花谱”热     1 嘉、道年问刊刻“花谱”的盛况     2 “花谱”作者的构成     3 “花谱”的性质和运作     4 撰写“花谱”的文人与伶人的新关系     5 “花谱”的影响   (三)杨掌生和他的《京尘杂录》     1 杨掌生经历的科场事件     2 杨掌生进京之后的经历     3 “花谱”四种的写作和内容 八 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娱乐圈   (一)晚清的北京南城     1 晚清南城的仕商云集     2 晚清南城的会馆兴旺     3 晚清南城的饭庄和苑囿     4 晚清南城的戏园和“堂子”   (二)二、三十年代的京师娱乐中心??大栅栏     1 南城大栅栏一带的名伶住处     2 南城大栅栏附近的戏园子     3 二、三十年代京师的戏迷   (三)二、三十年代北平的“时髦”     1 “中央公园夕阳漫步”     2 “真光听梅兰芳唱平剧”     3 “北京饭店跳交际舞”   (四)京剧名票、贵公子袁寒云     1 袁克文的母亲和名号     2 袁克文“特别反对”袁世凯称帝?     3 “近代曹子建袁寒云”     4 “昔梦已非,新欢又坠”     5 悲歌一曲四座惊   附录一:道光二十五年、同治三年《都门纪略》记载的京师19个的戏园子分布示意图   附录二:《京尘杂录》所记嘉庆末至道光间南城48个有名“堂子”所在的18条街道(春家胡同除外) 九 清末民初日本的中国戏曲爱好者   (一)报人过听花和他的《中国剧》   (二)波多野乾一和他的《支那剧及其名优》   (三)二十世纪之初寄居北平的日本戏曲爱好者   附录一:中国戏剧评论家过听花(作者:日本?中村忠行翻译:么书君)   附录二:过听花重要活动编年(译者编) 十 外编   (一)面对佛、道二教的耶律楚材   (二)“文学史”叙述中的关汉卿评价变易   (三)《西厢记》在明代的“发现”   (四)《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正误   (五)对陈芳文的回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