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公道公共管理新视野/时代光华培训大系

新公道公共管理新视野/时代光华培训大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袁岳
  • 出版日期: 2005-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0965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指出提高执政能力的核心在于倾听与发掘民意,依靠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社会动员模式,建立具有广泛的公共道义基础的社会治理模式。同时指出:任何一个杰出的政府管理者,必须是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优选理念与实践技能的平衡掌握者,组织规模越大,具备这一平衡管理观念的必要性就越强。
    本书是作者创业十余年来,对100余家政府组织机构提供管理咨询经验的结晶。本书对于所有公务人员及对公共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目录
新版代序  以公共化习惯为荣

第一章  个体地位――社会变迁中的个人公共境遇
    市民社会的力量
    ◇个体间的组织行为的社会效应
    ◇形成必要的组织机制
    护照:人人持有的意义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是市民的共识
    中国各大城市市长普遍获得高支持率
    巨富参政是一种富人政治
    业主政治是一种无奈
    警惕技术精英的专断
    信仰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背后
    从做企业到做企业公民
    ◇企业的目标
    ◇公民与企业公民
    ◇五个具体标准

第二章  微观社会――社区凝聚力的增长及其条件
    建设新社区的新路径
    ◇社区关系建设的图景
    ◇社区建设的行动研究法
    处在社区干预实验中的A社区
    ◇A社区概况
    ◇准入:与社区精英最初的交道
    ◇实验结果
    ◇社区中的公众人物
    由“细碎的团结”延伸出重构社区联系的新路径
    ◇几个概念
    ◇独立干预性建构:借助于行动研究方法的“技术-反思模式”
    ◇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历程中的要点
    ◇社区团结的发展与社区选择性社会关联的成型
    ◇“社区团结扣”效应: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第三章  中观社会――城市的经营与治理
    开发区的经营管理:中国城市管理模式问题转型实验的提出
    ◇“公司化政府”
    ◇开发区法人制与运营模式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评估和改进的新模式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现代化转型
    ◇实践面向前台的评价标准
    ◇B市A区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继续往前走
    区域治理中的公众视角的微妙价值
    ◇资源分布差异分析
    ◇区域治理中的公众视角
    区域信息一体化
    ◇三大区域信息一体化的不同水平
    ◇民间:信息一体化的动力源泉
    区域文化的建立与管理

    ◇区域文化发展的两个前提
    ◇区域文化元素的结合
    ◇文化产业发展的忌讳
    中央商务区((2BD):真戏假做或假戏真做
    ◇商务区
    ◇商务价值
    ◇中央商务区(CBD)
    ◇北京CBD的发展
    ◇影响投资的核心因素
    ◇建还是不建
    ◇需要探讨的问题
    开发区经营:建设健全的投资者服务社区
    ◇几项调查结果
    ◇“投资者服务社区”理念
    ◇江、浙、沪的政治、民众风尚
    请终结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过度话语权

第四章  宏观社会――国家及其地位变化
    把国家“卖”出去
    美国人如何看中国
    ◇通过民意测验了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美国人看待中国的方式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民意
    ◇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
    加强普通中国人与普通美国人的对话
    新“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的新形式
    ◇从企业角度看“南南合作”
    ◇变革传统
    ◇新“南南合作”的改革

第五章  调查与决策
    发展民意调查。改进决策品质
    ◇决策方式的发展阶段
    ◇决策依赖民意调查的程度可以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决策的基本质量
    ◇充分利用现代民意调查技术
    独立政策研究机构的角色与价值
    ◇独立政策研究机构的兴起
    ◇独立政策研究的意义
    民意的公共价值
    ◇关于民意的几项调查
    ◇传统的政策考虑
    ◇民意的价值
    民意调查价值几何
    ◇民意调查结果有助于塑造有利于推行的公共事务政策
    ◇民意调查结果是有效的政治武器与工具
    ◇接近民调结果会增强决策者预知公众反应的能力
    ◇民调结果可以被用于推动总统所在政党的政治议程,为什么有些民调结果你看不顺眼
    ◇自利解读偏差
    ◇社会期望落差

    ◇社会关联差异
    ◇归因模式差别
    ◇生活价值分布的多元化
    ◇舆论与民意的区别
    ◇群体利益表达能力差异
    ◇对专业调查方法与操作成本的理解差异
    民调并非圣典
    ◇基本政治价值与当前民意之间可能存在偏差(甚至重大偏差)
    ◇对调查技术的质疑
    ◇怀疑民意本身的成熟度
    要民意,不要民意运动
    ◇“群众万人评政府”
    ◇科学操作民意评价活动
    专业化立法,可能有问题
    ◇专业化立法
    ◇专业立法应当考虑公众的立场与主张
    创业难度在增加
    社会治理模式最应注意平衡
    ◇“非典”的启示
    ◇公共治理技术的反思
    检讨公共服务行为流程中的价值
    请关注公共政策的细节
    官场维新:预言中国公共管理未来五年的八大趋势
    ◇信息技术推动透明管理
    ◇公共管理的专业化特征更为突出
    ◇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经验间的频密互动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管理中更注意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平衡
    ◇公共管理在资源利用与行动方式上更加开放化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更具行动研究者的特点
    ◇公共服务伦理建设的务实化

附录美国公共管理硕士(MPA)生活实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