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

“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李玫
  • 出版日期: 2005-09-01
  • 商品条码: 9787806921753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出版年份: 2005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文致力于研究异彩纷呈的中立音现象,对已收集到的种种含吕立音的特殊调式结构作乐律学分析和进行文化学的思考。力求通过对由来已久但没有理论总结的中立音现象作综合考察,从形态学、音乐物理学和民族学诸方面分析中立音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并填补律学研究中的空缺。
全文共分六章。靠前章介绍中、外有关中立音的律学研究、乐学研究以及乐器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及得失,对研究方法的发展进步做出个人评价。第二章到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讨论中立音的音乐物理学本质和律学规范、具体的调式形态、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和广泛的文化联系等等。
本文设计了以传播形态为线索的叙述框架,认为虽然在这广大地区和复杂的民族胤化历史有着长久的文化传播事实,但却是在各自文化系统内以传承为主的传播。
作者简介
李攻,文学博士,中国律学学会理事。原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现在中央音乐学院做博士后项目。研究领域为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已公开发表论文、译文、译著一百多万字。近期出版的《“中立音”音律现象研究》曾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发的“2002年全国很好博士学位论文”奖。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傅谨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倡导“国剧本位”的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关注本土戏剧传承与濒危剧种保护。出版专著《新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等9部,曾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北京市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二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等多项学术奖。
目录
论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第一章中立音研究综述
第一节20世纪早期的准中立音研究
第二节中立音的乐、律学研究之高峰期及主要观点
第三节对国外中立音研究历史的钩沉
第四节与乐器有关的中立音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关于方法论的解释以及中立音审美意义的音乐声学依据
第一节有关方法论的思考
第二节对古籍文献《淮南子·天文训》中律数的理解
第三节中立音审美意义的音乐声学依据
本章小结
第三章各民族、地区、国家民间音乐的测音数据分析
第一节谱例及测音结果
第二节各民族特殊调式音阶的乐律学分析
第三节非典型中立音的音律现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出土乐器测音数据所反映的中立音程关系
第一节新石器时期的乐器测音数据分析
第二节殷代编钟、编磬测音数据分析
第三节西周编甬钟、编馨测音数据分析
第四节春秋、战国乐器测音数据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立音赖以存在的民间乐器机制
第六章各民族中立音现象之文化背景比较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一测音报告及测音数据表
附录二谱例
附录三导师的学术评语
附录四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证书
附录五音程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