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 字数: 5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41397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教育心理学》在保留教育心理学传统的经典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力图吸纳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乃至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力求体现以下三方面的特色:
一,科学性。首先,注重运用经典的心理学研究来阐明原理与观点,重视科学研究的事实的阐述论证作用,纠正以往的教材中用日常经验、生活事实来阐明原理的倾向,删去缺乏实验研究证据、在理论体系中也没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其次,力求处理好学科的科学性与教材的科学性的关系,注重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来组织教材,注重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组成教材内容,以利于学生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本结构。
二,创新性。力图不受原有教材条条框框的,敢于从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是本教材的另一特色。教育心理学发展至今,原有的体系在局部上甚至总体上已不大适合目前的研究状况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实事求是,从实际状况出发,敢于打破旧框框,对教育心理学原有教材的体系及框架进行改动,在体系的构思、材料的组织、分析问题角度的选择、观点的提炼等方面大胆创新。当然,我们所做的创新都持之有据,并且能使教材的原理更清晰。
三,实用性。实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注重心理学的实用性,是当前我国心理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教材的编写顺应这一要求,并做出了初步的尝试,通过精心设计,本教材鲜明地体现出实用性。首先,在体系的确立、材料的组织安排上,在保证能充分地反映学科的研究状况的前提下,注重与实际应用接轨,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知道如何运用。因此,在编写过程中选用与实际教学接近的分析角度来组织教材。其次,在阐述基本原理时注重对原理的应用做出指导,尤其注重介绍国内外关于该原理应用方面的
概而言之,本教材编写的宗旨是,力图为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基本原理及各种理论流派的观点提供一本学习参考书,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原理的理解,领悟教育心理学有关原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提高教育心理学研究能力和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的能力。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篇 认知领域与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第二节 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
第三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四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四章 学习策略的学习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学习的认知策略
第三节 学习的监控策略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第五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六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其研究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
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第二节 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第三节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第四节 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篇 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九章 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十章 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第一节 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二节 智力差异与学习
第三节 学习风格与学习
第四节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
第四篇 教学心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