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5G终端节能技术

5G终端节能技术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1155985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vivo通信研究院团队编写,代表vivo主导了5G终端节能相关多项技术特性的研究和标准化,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回顾4G系统中的节能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5G系统已有的重要终端节能技术,包括Rel-1、Rel-16中已经标准化的技术以及正在论证的Rel-17终端节能技术 5G-Advanced终端节能技术潜在演进方向展望 对技术原理、标准化方案进行介绍,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性能评估结果
内容简介
5G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连接物联网(mMT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都对终端功耗有明确的需求。本书系统地介绍了5G系统重要的终端节能技术,并展望后续B5G系统终端节能的演进技术。本书共分6章,包括5G需求和标准化进展、5G终端功耗面临的挑战和节能技术概述、终端功耗评估方法和模型、空闲态/非激活态终端节能技术、连接态终端节能技术、5G-Advanced终端节能技术展望等内容。本书适合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研究人员、标准化人员,以及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其他通信技术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潘学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高 级工程师。从事3GPP标准化工作15年,参与3GPP 4G和5G标准版本的制定工作。2017年加入vivo通信研究院,现负责3GPP RAN标准化工作。曾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 秀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特等奖等,有发明专利数百项。 沈晓冬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高 级工程师。长期从事3GPP物理层标准化工作,于2016年加入vivo通信研究院。曾担任3GPP Rel-10/11小区间干扰消 除增强、Rel-12 TDD/FDD联合运作、 Rel-18 低功耗唤醒接收机等多个项目的报告人。申请授权专利近百项。 陈力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高 级工程师,从事4G/5G高层标准化工作近10年。曾负责NB-loT/eMTC系列标准的高层标准化。2017年加入vivo通信研究院,代表vivo通信研究院参加3GPP RAN和RAN2会议。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和EI论文20余篇,拥有专利近百项。 姜大洁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2008—2017年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从事4G和5G研究与标准化工作。2017年加入vivo通信研究院,目前负责6G技术预研。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 秀奖,申请专利200余项,发表文章20余篇。
目录
第1章5G需求和标准化进展1
1.15G愿景和需求2
1.25G标准化进展4
第2章5G终端功耗面临的挑战和节能技术概述9
2.15G终端功耗面临的挑战10
2.25G终端功耗实测结果14
2.2.14G终端和5G终端空闲态功耗对比测试15
2.2.24G终端和5G终端连接态功耗对比测试15
2.35G终端节能技术概述17
第3章终端功耗评估方法和模型21
3.1FR1终端功耗评估基本模型22
3.2FR2终端功耗评估基本模型24
3.3终端功耗评估扩展模型25
3.4终端RRM测量功耗评估模型27
3.5混合业务/状态的终端功耗评估28
第4章空闲态/非激活态终端节能技术31
4.1空闲态节能技术32
4.1.1初始接入中的节能设计32
4.1.2系统信息接收中的节能设计40
4.1.3寻呼和空闲态非连续接收(DRX)45
4.1.4Rel-17寻呼监听增强和寻呼提前指示(PEI)50
4.1.5eDRX59
4.1.6基本的空闲态RRM测量节能63
4.1.7增强的空闲态RRM测量节能68
4.1.8进一步增强的空闲态RRM测量节能82
4.1.9PSM和MICO模式84
4.1.10空闲态TRS89
4.2非激活态节能技术91
4.2.1非激活态的基本流程91
4.2.2通知区域和通知区域更新94
4.2.3RAN寻呼和CN寻呼98
4.2.4提前数据传输100
第5章连接态终端节能技术103
5.1时域节能104
5.1.1C-DRX104
5.1.2唤醒信号110
5.1.3跨时隙调度115
5.1.4PDCCH监听节能120
5.2频域节能127
5.2.1BWP127
5.2.2辅载波激活/去激活138
5.2.3基于DCI的辅载波休眠/唤醒143
5.3天线域节能148
5.3.1MIMO层数自适应148
5.3.2毫米波天线节能150
5.4连接态的RRM测量放松151
5.4.1连接态RRM测量放松的性能评估152
5.4.2连接态RRM测量放松潜在方案153
5.5RLM/BFD放松156
5.5.1RLM/BFD放松的研究动机156
5.5.2RLM/BFD放松的节能效果157
5.5.3RLM/BFD放松对移动性的影响160
5.6终端辅助信息167
5.7非授权频谱接入中的终端节能考虑171
第6章5G-Advanced终端节能技术展望177
6.1空闲态/非激活态终端节能进一步增强178
6.1.1RRM测量放松的进一步增强178
6.1.2基于SFN信号的空闲态/非激活态终端节能增强181
6.1.3近零功耗唤醒接收机185
6.2XR终端的节能优化189
6.3更低终端发射功率等级196
6.4反向散射通信技术198
参考文献20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